第222章 第六十六章 平账的痛苦(1/5)
这是一场意外。
的确如此呀, 粮官因为救火被烧成重伤,皮肤都是焦糊的颜色,散发着焦糊的气味,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模样, 叫谁看了都心生怜悯。
“这是个好汉子!眼见着火势那么大!他竟然还是冲了进去, 他说‘这是军粮,不容有失!’”
围观的百姓们这样议论纷纷, 飘得全城都是, 官吏们听了就叹一口气, 有人登门看望, 手里是不能空的,还要拿些滋补的药材, 甚至是贵重的财物。
可这一家是已经毁了,妻子淌眼抹泪不说,那十七八岁应该顶门立户的儿子, 整个人像是丢了魂一样, 躺在床下一声也不吭,有长辈温言劝慰几句, 那孩子就大声地哭:“教我替我爹爹受这苦吧!我这样看着, 还不如死了算了!”
他那白白嫩嫩的小脸上全是泪水, 哭声更是撕心裂肺, 来慰问的客人见了,有些自诩平生从不落泪的女真老兵,都悄悄地擦着眼睛走开了。
“看不得呀!”他们真心实意地哽咽道,“那个顶天立地的汉子,那是跟着太祖起兵的勇士,我见过他一仗下来扛着人头回营的模样!”
于是自然就有人说:“这火蹊跷!这样好的粮官, 这样坚固的粮囷,不应该呀!”
“你岂不曾听闻,那个大宋的朝真公主是有法力的!”
“她降了天火!”
从人类开始进入农耕文明,并且学着给秋收的粮食找一个储存地开始,人类就将才智尽力用在了如何保存粮食上面。
它一定要遮风避雨,否则粮食会发霉;要严丝合缝,否则老鼠会钻进来偷吃;要恒温,不能过热,否则粮食会发芽;要建在高处,不受水灾的袭扰;它更要防火,因为粮食是不经烧的,一把火过去,什么都没了。
女真人虽然是渔猎起家的民族,可他们在修建粮仓方面一样的谨慎,甚至比大辽更谨慎。他们建粮仓时,附近一定要蓄水,粮仓的外墙是用石砖垒起的,火根本烧不起来。
当然,如果真有超自然力量,比如说一道惊雷将粮仓的仓顶击碎,烈火直接烧进里面用草席木板堆砌起来保鲜保湿的内墙,那的确是无计可施的。
夏秋时节,雷雨天确实是有的,粮仓起火也确实在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