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四十四章 惨绿少年(2/5)
阳,现在渐进了初夏,已经有许多人回陕西老家去了。
他们待得其实不错,来时包袱沉甸甸的,又是铠甲,又是武器,大斧沉重,短刀也不轻巧呀。可等到回去时,不少人就没那么沉甸甸了。
军官就写,他们在洛阳四处剿匪,也是经历了很艰辛一段日子的,所以才会有铠甲和武器的损耗。
至于剿的匪在哪,其中会不会有人效仿董卓,搞些杀良冒功的事,西军认为你这就涉嫌毁谤了。
所以他们走了,洛阳城内赚得盆满钵满的商贾很高兴,城外被祸害够呛的百姓也很高兴,他们自己能轻松回去看老婆孩子,也高兴。
甚至太上皇不用担心这么多兵马养不起,官家不用担心老爹搞政变,那也都是心情很不错的。
都高兴,赢麻了。
只是在河北要援军时,大家有点尴尬。
李纲说:我不尴尬,为什么不能调西军去河北?
大家就更尴尬了。
最后还是官家出来打圆场。
“西军路远,不如河东暂调援军,如何?”
消息传到太原城时,梁师成拿着这张纸在手里,紧紧地捏着,那洁白如少女般的手背上就全是一条条青筋。
“官家岂是不念旧的人?”他说,“这必是耿南仲的主意!”
下首处的种师中、张孝纯、王禀、徐徽言这些人互相看一眼,就都不作声。
除了张孝纯是个死守太原的文官,调谁也不能调他去之外,其余人倒是都觉得去河北很好。
这群将领不懂什么叫定时炸弹,但他们都不是不知兵的人,因此待在太原城,多少有些不安。
太原城很好。
经历过去年的战争后,这座重城缓慢地恢复了繁荣。
那些逃走的人又回来了,连带着还有各路跑来找军队做生意的商队,他们都知道这里的兵马立过功,受过赏,既然暂时不能回乡,那不如将口袋里最后一个铜板交出来。
这里还有一些帝姬遗留下来的痕迹,比如说一些神霄派道士,其中有许多女道反而很受百姓的信任,因此在民间颇有声望。
梁师成打压了一下,将帝姬建起的妇人队都解散了,将那些女道也都抓起来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