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参一脚(1/4)
不对,还有,想起天天刷的短视频,各种主播都有,唯独带货主播没有,这是一个可以参与进去的地方,想起前世基本上所有网红和主播的收入大头基本不再依靠打赏,而是带货收入,尤其是一对兄弟还有西子主播和漏税主播那惊天的带货数据,确实可以考虑。
除此之外,这一世的马路上似乎没见到什么绿牌,也就是没见到所谓的新能源车。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宋谦拿过手机,在手机上搜索了一番,得到想要的结果后,松了一口气。
这一世,电池技术似乎发展的比上一世要好一点,但是汽车的发展还是老一套,更注重皮实耐操,尤其是国内,主流思想竟然还是好车传三代,你走它还在。
普通人买一辆车首先要考虑的是一辆车好不好上手,够不够皮实,好不好修理。
多媒体、导航、座椅加热、座椅按摩、倒车影像、全景影像、天窗等等,全部没有。
什么?你这车上有收音机豪车,你这车真不错。
对于富豪来说,可能会更注重一点舒适性,但想要有什么更好的配置,就必须自己再另外改装。
之前开周文秀的保时捷的时候,宋谦一直以为周文秀的保时捷买的比较早,是老款车型,现在看来不是。
第一个带货主播很好弄,起步资金也不需要多少,只要初期能让一个个主播火起来,吸引大量的粉丝,就可以安排直播带货了,火起来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设计几个剧本,拍点段子,或者跳跳舞,唱歌之类的都可以,毕竟除了资金和人外,没有什么实际资产。
第二个就不一样,要有汽车的生产牌照,还得有工厂,还要有大量的工人,汽车是工业集成下的产品,重资产,需要大量的投入。
这个没有一定的实力和人脉,还真不容易搞下来,但是一旦起来,走到哪都会受人欢迎,社会地位也会大大提高,各地政府都会将其当做座上宾。
而且汽车行业卷起来,对普通大众也有好处,车房一直是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两座大山,是敲开丈母娘的两把钥匙之一。
虽然这两座大山对宋谦已经不存在,但不是每个人都像宋谦这样,更多的还是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每天为了挣那么点窝囊费而996、00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