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设计收九公(3/12)
女儿邓婵玉许配给他。他表示这本是为了鼓励土行孙全力以赴完成国家任务,现在土行孙被擒,他没想到土行孙会以此为口实,让散宜生来回奔波。
散宜生笑着回应,指出邓九公的看法并不正确。他强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婚姻是人生大事,不应被视作儿戏。他指出,邓九公一旦承诺,土行孙和天下人都相信了,这话就像路边行人口中的碑文,坚定而不可动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散宜生继续说,如果邓九公不履行承诺,不仅会让他的女儿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也可能使她终身遗憾。他表达了对邓九公的同情,并提醒邓九公作为汤国的重要大臣,他的行为将影响整个国家的名誉。如果他不能履行承诺,将会失去人民的信任。散宜生恳求邓九公仔细考虑,并作出明智的决定。
散宜生的话让邓九公陷入沉思,无法立刻回答。这时,太鸾悄悄走上前,私下给了邓九公一个建议,邓九公听后,由怒转喜,认同散宜生的意见,表示会无条件听从。但他也提到,由于他的女儿邓婵玉自幼失去母亲,缺乏教育,他虽然一时承诺,但不确定女儿是否会接受这个决定。他表示需要先与女儿商量,然后再派人去城中回复。
散宜生只能告辞离开,邓九公亲自送他至营门。回到城中后,散宜生将邓九公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姜子牙。姜子牙听后大笑,表示邓九公的计策无法瞒过他。衢留孙也笑着表示要看看接下来会怎样。姜子牙决定让散宜生稍作休息,等待邓九公派人来后再做进一步的商议。散宜生随后退下。
邓九公和太鸾商议虽然暂时答应了散宜生,但仍然需要考虑如何处理这件事。太鸾建议邓九公派一个善于言辞的使者去传达消息,称邓九公已经和女儿商量过,女儿同意了这桩婚事。但由于两国当前是敌对状态,为了确保信誉,需要姜子牙亲自来汤营纳聘,邓婵玉才会真正信服。
太鸾进一步策划说,如果姜子牙不来,那就另作打算。如果姜子牙真的来了,他不太可能带着重兵自卫。邓九公可以在中军宴会上设局,一旦姜子牙带领的将领们在酒宴上放松警惕,就可以用预先安排的信号,捉拿姜子牙和他的将领。如果西岐失去了姜子牙,那么无需战斗,西岐自然就会瓦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