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给天下人看的演出(1/3)
王羲之出仕这年,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在平定“王敦之乱”后,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七岁。随后继位的是司马绍的长子司马衍,年仅五岁。司马绍在时曾经感慨过,举头可见的太阳如此之近,久望不见的长安城那么远,可见他也曾有过收复江北之志。只可惜英年早逝,壮志难酬。到了儿子司马衍这里,能把皇帝当明白就不错了,更别说北征了。
不过,司马衍为了笼络琅琊王家,却记得先帝为王羲之赐婚之事。因此,王羲之大婚在即,刚刚登基的新皇帝又赐来白璧一双。王家人本来就因为郗王联姻的缘故对这场婚礼特别重视,这时又收到皇帝的玉璧,简直就跟火上浇了油一般,非把这场婚礼办出花样不行。
首先,婚礼现场布置,由王家最有艺术细胞的王彬担当总设计师,受他差遣的基本上全是御用画工和匠作监的知名匠人。在王彬等人的精心设计下,王羲之的婚礼现场基本上实现了他们当初的设计理念“一步一景,景景如幻”。完成整个设计后,王彬的个人兴趣和人生志向都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喜欢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他开始变得热衷于人文景观,并且发誓要成为空前绝后的“第一匠”。当然,他也是在人生志向发生转变后,把大白鹅送了回来。
其次,就是服饰。“衣冠南迁”之后,建康城中最流行的当然是罗纨绮縠等丝织物。这些面料虽然名贵,但是穿的人多了,也就有些稀松平常了。因此,王家人打算反其道而行之。由王胡之牵头从江北秘密请来五十名棉纺工匠,由他们染棉织衣,连夜赶制,要给王羲之和郗璿分别作出九套比蜀锦还华丽的喜服。“蜀锦比金贵,你用棉花,难道能织出比金子还好的衣服?”不少人见到王胡之,一再追问。王胡之总是打开折扇,粲然一笑:“多给棉花一些机会不好吗?”因此,服装方面能不能惊艳江南,我们还得等到婚礼当日才能知道。
最后,就是表演了。据说当年蜀汉皇帝刘备在建康城中,迎娶东吴主公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时,就曾经组织过大型表演。什么擂鼓剑阵,群芳斗艳,百兽来贺,还有高雅一些的钟鼎协鸣、古曲献奏、洞箫引凰……总之,雅俗共赏,应有尽有。但是,刘备毕竟是大汉皇叔,他的婚礼高调一点未尝不可。到了王羲之这边,那就得注意尺度,既要令人耳目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