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宰相樵夫并无区别(2/3)
一句话说完,王羲之仰头喝干了杯中酒。
“慢着,你说老夫开风气之先河,老夫就开风气之先河了?”
王羲之说完话,喝完酒,正想坐下去,却被周顗给拦住了。并且,此时的周顗仿佛一滴酒都没喝过一样,面孔板正,眼神犀利,好像非把王羲之教训服了不可。
“这是什么情况?王羲之自找倒霉了……”
对于王羲之的突然站起来,人们已然有了议论,这时又见周顗好像换了个人一样,与他争锋相对,满座宾客的议论声瞬间提高了数倍。尤其是王述,一脸幸灾乐祸,用手指指王羲之,回头看看金岚儿,最后索性提高声音跟着起哄:“王羲之,你倒是回答周长史啊!”
“哼!”看到王述那副小人嘴脸,王羲之从鼻孔里发出了一声冷哼,然后,回望着周顗问:“晚辈斗胆问一问周长史,这天底下什么最大?”
“当然是陛下最大了!”周顗还没回答,王述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不无道理。”周顗略显尴尬,想说什么立刻咽了回去。
“两位伯父,您看呢?”王羲之望向了王导和王敦,这两位都是王家最有本事的人。
“周长史都不反驳,那自然是当今陛下了。”王敦瞟了瞟王导,看到他好像很为难的样子,于是提高声音回答。他之所以如此高调,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掩盖司马懿要在江南称帝了。
得到这个答复,王羲之不免有些失望,忍不住感慨:“看来天下人人……”
“慢着!”王导突然打断了王羲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慢悠悠地说:“昔日鲁哀公问孔子,自己作为一国之主,久居深宫之中,怎么能知晓哀、忧、劳、惧、危这五般苦呢?孔子认为自己位卑言轻,不好揣摩为人君主的心思,便拒绝回答这个问题,谁知道鲁哀公非常坚持,迫于无奈,孔子这才对这五种苦做了详细且形象的解释,当解释到“危”时,孔子做了个比喻,他说百姓是水,人君是舟,水能载舟,也能把舟打翻,如果做君主的能够时时思考这个道理,自然就知道什么是“危”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读过几天书的人都知道,王吏部抛出这几句,不知道想讲什么道理?”看到王导讲了几句,稍稍停顿了下来,王述立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