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送别(4/5)
口气,直接往议政阁去了。
第二天一早,江阴候府的家奴该斩首的斩首,该流放的流放,一时之间,整个南京城都传遍了吴王的贤名!
在这场风波的带动下,刑部衙门每天都在不停的收到以前那些申冤无门之人的状纸,整个刑部上至尚书周祯,下至普通的衙役都忙的脚不沾地!
原本最清闲的刑部现在成了最繁忙的部门。
御史台也一样,根据民间收到的各种举报材料,一个接一个的贪官落马。
有了江阴候府的前车之鉴,再加上吴王殿下亲自坐镇,淮西勋贵们也都夹起了尾巴。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转瞬而逝,整个应天府的吏治为之一新,在天枢的暗中运作下,民间的纠纷和犯罪率也直线下降,不说已经海晏河清,但是取得的重大成果还是进入了所有人的眼中!
洪武十五年十二月,经过三个月的推行 ,大明律的治理效果显而易见,故而推广到全国,由暴昭与景清带头,带领数十位御史及刑部官员奔赴十三省,推广大明律!
在离京前,刑部尚书在自己的府上设宴,款待即将外调的官员。
席上,周祯看着一双双充满了热血与激情的双眼,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诸位,之前我们刑部可谓是处处收到掣肘,老夫统领刑部十余年,一直是寸功未建,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人,遇到了吴王殿下,到了各自负责的行省,一定要和当地的按察使司打好关系,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就给老夫修书一封,老夫还多少有些薄面。”
刑部侍郎暴昭有些哽咽:“周大人千万别这么说,若无您一直在勋贵与刑部之间委曲求全,可能今日,大部分人都不能在这里安坐,这份情,我们都记在心里。”
御史中丞景清也宽慰道:“周大人大可不必如此,您自有您的风骨,在刘大人离去后,御史台经常受周老大人的照顾,我们都能理解您的苦心,放心,我们此去,定能让大明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周祯老泪纵横,大喊三声,好!好!好!!
“诸位,喝酒怎么能不带雄英啊?”
朱雄英一袭便衣,身后跟着李景隆抱着两大坛酒,施施然走了进来。
众人忙起身行礼,朱雄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