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有味道的一章(2/4)
把新窑洞收拾出来了,把炕铺好,晚上过去睡觉,吃饭的时候再来队部这边。
第一拨来的在老乡家住的知青,也陆陆续续搬进了宿舍。
八孔窑洞瞬间就热闹起来。
秦寒舒住的最东边一间,挨着一个小土坡,从土坡上去是个黄土峁,地势比较高,站那能看清大半个村子。
小坡上是长满了杂草的,还有一棵野生的拐枣树。 拐枣树结的有拐枣,不过现在还没熟,据说得等到霜降之后才能吃,很甜。
箍窑洞的时候,工人们就挖了一条排水沟,在窑洞前面的院坝绕了一周。秦寒舒的窑洞在最边上,就挨着水沟。
她将种树的地点选在了水沟边,长起来后能在视线上遮挡一下污水沟。
选的树种是泡桐,是从山坡移植过来的半米左右的小树,据说如果活下来,明年就能长到至少两米。
秦寒舒偷偷给树浇了空间里的泉水,过了一个晚上,原本蔫头耷脑的树就立马支棱起来了。
院坝是公用的,不过秦寒舒已经跟队上申请了,要在自己窑洞门前的这块,开辟一块菜地。
队上将菜种子都给了她,还借了把锄头给她。
大队对于知青们勤劳积极过日子的行为,一向很支持——泡桐树也是在大队的允许和帮助下才移植的。
于是,种完树后,秦寒舒下了工又开始了刨地。
院坝里的土很硬实,她虽然能挖得动,但动作明显不熟练。
当不小心蹦出一块土到路过的张抗美身上时,她不出意外展开了嘲讽。
“插队也有二十来天了,连个地都不会挖,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学习农业技术?啧,看你那娇滴滴白嫩嫩的样,就知道干活的时候肯定没尽心,光想着躲懒了吧?”
二十多天的劳动暴晒,足以让大家的皮肤黑上数层,就连天生肤白的张瑶,每天的脸都是红红的,说是要到冬天才会再白回来。
只有秦寒舒,用空间泉水养着,不但没黑没糙,反而比刚下乡那会更白嫩了。
“我说张抗美同志”秦寒舒停下动作,看向张抗美,谁知话刚起了个头,张抗美就走到她跟前,将她手里的锄头抢了过去。
“我来教你,好好学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