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二连击(1/4)
即使易中海归还了钱和信,他在南锣鼓巷和轧钢厂的名声也臭了。
早就想要当一大爷的刘海中,怎么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今年三十八岁的刘海中,还没到认命的年龄,为了当官不惜一切的他,出于各种考虑,他让刘光齐、刘光天、刘光福在学校里宣扬易中海的所作所为。
身为大人的刘海中,觉得自己亲自下场,会被院里邻指责。
他的三个儿子都是少年,管不住嘴,很正常。
得到消息的街道办,给了易中海一刀,贪墨何大清寄给儿女的钱和信的易中海,不适合再当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四合院的一大爷。
易中海这样的事,南锣鼓巷街道办不处理,其他街道办的人肯定会调侃。
再让易中海当一大爷,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刘海中想要当官,南锣鼓巷街道办的主任、副主任,谁又不想更进一步?
让易中海继续当一大爷,说得轻一些,没什么大问题,说得严重一点,算得上包庇罪犯!
比如,两个街道办主任,竞争一个岗位的时候,易中海这样的事,足以充当致命一击。
清官也好,贪官也罢,谁不想升级?
清官升级,能做更多的事,贪官升级,能贪更多的钱。
南锣鼓巷街道办,拿掉了易中海在九十五号四合院的一大爷职务。
与此同时,收到消息的振华轧钢厂,将易中海的钳工等级下调一级,罚款一百龙币。
若非何雨柱写了谅解书,易中海至少要去农场改造十年。
前世的二十一世纪,假公济私动辄几亿、几十亿,最终也就十几二十年,制造一些立功表现,几年就出来了,更有甚者,让人顶替或直接用文档去笼子。
如今才五四年,前几年还在到处扫匪,犯罪成本还很高。
在钱正义看来,犯罪成本太低,相当于纵容犯罪。
很多时候制定规矩的人,跟破坏规矩的人,是同一伙人。
到手四百多龙币与几封信的何雨柱,决定跟易中海夫妇划清界限。
知道易中海贪了父亲给他们的四百多块钱,何雨水愤怒不已的说出不少事。
听到妹妹之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