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战争是没有仁义的(2/6)
的人头还能震慑全城的百姓以及投降的秦军。
至于为什么不用,这位司马却换赎金,因为秦王不会为了这些被俘的官员交赎金。
砍了那位司马之后,他的人头被悬挂在城门上,绛县百姓皆为之胆寒。
接着,田秀又下达了命令:“全城百姓即日起全部迁往上党,不愿走者一概斩杀。”
“遵命!”
几个将领们应声而去。
绛县是守不住的,与其将来让秦国收复这里,倒不如提前把百姓迁走。
秦国大战有个毛病,攻下一地之后,喜欢把当地的百姓赶走,将多余的土地给秦人耕种,以此来维系秦法中的军功授爵。
赵国不同,赵国不像秦国有那么多人口,赵国目前仅有350万人口。在赵国有着大量闲置的荒地。
比方说上党,赵国开发了这么多年那里的总人口也不过十余万,大片土地都还待啃,将这些人迁走正好能充实人口。
秦法严苛,田秀并不担心这些百姓到了赵国之后会思乡。
实际上,要不是因为秦法相互监视,大搞连坐,每年逃出秦国的百姓恐怕将不计其数。
绛县百姓在杨端和的监视下,被分批次的送往上党。
在迁徙百姓的同时,田秀又率军继续深入河东。
拔掉了绛县,田秀已经能高枕无忧,接下来无论在河东怎么浪,都不必再担心后路会被截断。
“通知下去,全军兵发安邑!”
田秀下达了发兵安邑的命令,全军上下一听说终于要打安邑了,个个都打起了精神头。
拿下安邑,这可是盖世奇功!
安邑城中。
赢武听斥候报告说赵军正往他们这里赶来,并不惊慌。
“来吧!我正等着他们来呢!安邑不是左邑跟不上轵关,他们是拿不下这里的。”
田秀率军来到安邑外围后发现这座城池的确是块难啃的骨头。
安邑作为曾经魏国的都城,城墙修的极为高大,足有三丈!而且内外有两层,中间还设置了翁城。
在安邑外围还有护城河,河面差不多有十米宽,城中有三万守军,储备的粮食据说够全城吃半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