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四国混战(4/6)
伏笔。
战争爆发后,魏王没有让富有经验的魏军老将们出征,而是让那个先前打了败仗的魏离挂帅。
而魏王之所以有如此轻率之举,据说仅仅是认为“哀兵必胜”,魏离先前败在秦军之手,这一次挂帅必能洗刷耻辱。
事实上这位魏离根本没有对先前败在秦军手上做出任何反省,他仍旧是一如既往的狂妄自大。
在成为了20万魏军的主将以后,这位魏军的统帅,甚至没有到军营中去视察过一次,士兵们的士气装备如何,后勤的情况,他几乎一无所知。
这位魏军统帅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坐在营帐中欣赏歌舞,以及在部下们面前宣称齐人有多么懦弱,他们的对手有多么的不堪一击。
另一边的陶邑守军,此时陶邑的齐军统帅是将军王孙贾,在战争爆发前王孙贾请命齐王,来到陶邑坐镇。尽管敌众我寡,但王孙贾并没有丝毫胆怯,他一到陶邑就征召了城中的壮丁参与守城,又命令城中的妇女们帮助军队转运粮草伤员,同时打开府库,大肆犒赏三军。为了激励士气,他更是将自己远在临淄的家人都接到了陶邑,以表明自己与这座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在王孙贾的激励下,陶邑守军士气高涨,全城军民皆团结一心。
齐魏两军,一方认真备战,另一方则骄满轻敌,这场战争还没爆发,结局就已经了然。
魏军在从大梁出征后,副将曾向魏离提议,全军轻装急行用最快的速度突袭陶邑,打齐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魏离对他的副将表示:“我们有20万大军,要赢齐人就应该赢得堂堂正正,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乃鼠辈所为,我堂堂魏军,不屑为之。”
结果20万魏军带着各种物资,磨磨蹭蹭的走了五天,才终于赶到陶邑。
王孙贾利用这宝贵的五天,将城池加固的如同铜墙铁壁。
魏军在信心满满的发起进攻以后,原本他们以为齐军会像以往一样迅速溃败,但这一次魏军遭遇了守军的迎头痛击。一连攻击了三天,魏军就连城墙都没摸到。
这下魏离终于急眼了,他命令魏军加强攻势,同时又向城中射书劝降,并威胁如果不开城投降,魏军将在城破后屠城。
然而陶邑守军不为所动,王孙贾沉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