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赵王的礼遇(4/6)
我们的秦国,而另一个则是燕国。自从上一战后,燕国已经被武安君打服,但燕人是不会一直屈服,他们迟早还要向我国起兵复仇。”
“故我国对燕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警惕。而韩魏楚都是我赵国的天然盟友。韩魏楚三国从地缘上与我赵国乃是天然盟友,四国联手可结为唇齿,一同抵御强秦。”
“而齐国在我国后方,大王先前连年伐齐,此乃不智之举。臣自齐国而来深知齐国地大物博,齐国虽然经历五国伐齐,国力大损,然齐国仍乃霸主遗业,底蕴雄厚。”
“单依赵国之力难以灭齐,我国联合魏、楚伐齐,则秦必来救,如此一来不光是损耗了我们三国的实力,更会把齐国这样一个强援逼到秦国身边。因此我国必须与齐国盟好,联合齐国利用齐国。”
原历史上秦国消灭六国时齐国选择冷眼旁观,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像李伯说的,关东五国对齐国采取敌视政策。当时五国无法抗拒强大的秦国,因此纷纷把目光转向齐国,列国皆认为秦国强大不可敌,而齐国弱小可以讨伐。
因此关东五国每当与秦国作战领土损失,就会选择东进攻齐,将丢失的土地补回来。从长平之战结束一直到齐国灭亡,楚取莒城,魏取平陆,赵取高唐,燕取徐州(北徐州)齐国五都以失其三,就连北方的重镇徐州也丢给了燕国,齐国局势完全崩溃,这种情况下齐国又怎么可能与五国联手抗秦?
而李伯所提出的战略,恰恰符合当今赵国的国情,他的政策比历史上赵国出的各种昏招要高明100倍。原历史上的赵国在穷途末路之际还不忘与燕国齐国魏国互相攻打,田秀有时候都觉得,六国被秦国所灭,确实是半点也不冤枉。
赵王被李伯说的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他激动的站起身说道:“寡人恨不能早遇先生,孤欲拜先生为代郡太守,请您与司马尚将军同心协力为寡人治理好代郡!”
代郡太守听起来似乎并不是什么大官,但代郡可是赵国的北都,地位举足轻重。并且代郡还肩负着抵御北方匈奴以及东边燕国的侵袭,通常来说这么重要的地方应当交给心腹重臣去把守。
李伯不过是从齐国初到赵国,赵王只仅仅和他交谈了一次,就将他拜为代郡太守,已经是破格重用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