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酒醒登基(3/4)
带领华夏儿女走进新时代。仅就这点来说,就足以青史留名。
另外在河南有个民间传说,说的是赵弘殷挑着个担子,两头俩箩筐里躺着赵匡胤和赵匡义兄弟俩。陈抟老祖刚好看到,说你老赵有福气啊,一肩挑二龙。
其实这更是无稽之谈,因为赵弘殷打没结婚就一直在政府部门上班,根本不可能落魄到自己挑着孩子赶路的场景。无非就是人一旦功成名就了,各种好评也就都来了。就像那个说自己不在乎钱,对钱没有概念的家伙,你让他把所有身家学人家裸捐出来,看看还有谁请他在电视上满嘴跑火车的乱忽悠。
赵匡胤真正发迹是在柴荣手下,特别是高平之战中,樊爱能何徽不战而溃。在北周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赵匡胤振臂高呼,勇猛向前,总算是扭转战局,并得到柴荣的信任。
但是柴荣对他那么信任,他却在柴荣刚死一年不到,就夺了人家的江山。从这点来说,也属于白眼狼级别的。
就在陈桥兵变刚回到开封开封城,进入宫门时,一个宫女抱着个小孩急匆匆往外走,刚好和赵匡胤打了个照面。赵匡胤便问抱的谁?那宫女支支吾吾不敢应声。
赵匡胤说,是不是先帝的孩子?宫女点点头。
跟着的赵普说,干脆斩草除根,杀了就完了。
眼光看向范质,老范转头看着远处,不吭声。
再问潘美,潘美说臣不敢说。
赵匡胤直接道,直说无妨。
潘美道,臣原来在周为官,如果撺掇陛下杀了前帝后代,对不起前帝。如果劝陛下不杀,又是对陛下不忠,所以不敢说,唯陛下裁决。
赵匡胤说我已经夺了人家的江山,再杀其子嗣,于心何忍!便命身边大将潘美收养了这个孩子。后来潘美给他取名潘惟吉,长大后官至刺史。
并且赵匡胤上台后,采用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针政策也是后周世宗柴荣和当时的大臣王朴一块制定的。
在关于统一华夏的政策制定中,有一段精彩故事。
禅让手续办完后,看着周边几个国家和割据政权,赵匡胤晚上睡不好啊。
反正左右是睡不着,干脆起床找人一块聊聊吧。
推开门一看,外面大雪纷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