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以酒治病(2/3)
,这成本多低呀!再比比现在的黑心医院,看见这么重的病号,肯定先说一句:卧槽,来大活了!不把钱榨干喽,都不忍心让出院。
人家岐伯还说了,假如针灸吹管都不行,还得用药。所以过去人的医德医风真是没得说,物理疗法不行,再考虑用药,有个先后之分。
我们来看他用的药,可以说就不用考虑卖房子动医保。左耳朵边的头发剪掉一寸,烧成灰,用一杯酒搅和搅和喝下去就好了。如果不能动没法喝,那就只能硬灌。
看到这想起来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看来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很大的道理,关键时候能救命啊。如果说曹操割发代首属于耍流氓的无赖手段。那么黄帝内经这段记述,可是实实在在的古方吧。
所以奉劝那些年轻人,别动不动把头发染成什么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真到了用头发救命时候,你那些掺杂了化学元素的玩意,搞不好判个过失杀人!
奈何现在都流行短发,寸头毛寸的,想剪下来一寸,对于很多人来说还真有点困难。
黄帝内经中不但有很多以酒入药,以酒为引的方子。同时对于过量饮酒以及酒后同房的弊端也有阐述,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最后还是要提出一些质疑,就是黄帝内经肯定不会是轩辕黄帝和岐伯对话时的真实记录。
这里主要有两点。
第一,黄帝的传说比较久远,那个年代有没有酒,是什么酒,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证明。
第二,文字的出现经专家考证在商朝中后期,距离黄帝生活的时代,按照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最少有千年以上。还别说我们普通人了,即便如郭沫若这样的文字专家,对商朝的甲骨文尚且有很多不认识。
再说了,即便他们这些专家说都认识,因为我们都不认识,所以他说念啥就念啥,他说什么意思,我们就理解为什么意思。
而黄帝内经中所用的文字,明显不会早于甲骨文。
也有专家考证,说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具体作者不详,这才是真正做好事不留名的主啊!
后人猜测,作者借用黄帝和岐伯这俩名人蹭流量,以使这本书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普通人肯定没有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