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挥刀自宫-神奇脑回路(2/3)
可以说朱祁镇在位前期,大明能够稳定边疆,发展经济,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而且张氏还非常有远见,一早就看出了王振这个太监心里冒着酸水,所以三天两头就叫过去骂一顿。
太皇太后执政的期间,王振可那是夹着尾巴做人呐。
然而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的能力再怎么出色,也有老去的一天。
更不用说“三杨”老臣经历了四朝,在永乐年间他们就曾经辅佐过明成祖朱棣,能够撑到现在,已经是殚精竭虑了。】
永乐十二年。
明成祖朱棣猛然抬头,这三个在后世开创盛世的大臣,竟然辅佐过自己?
让他想一想,姓杨的大臣,其中一位难不成是内阁首辅杨士奇?
这位首辅确实有能力,朱棣非常喜欢这种默默为大明奉献的人才,正是因为有这些大臣,他才能够放心的出征蒙古啊!
看来等他回去之后,得好好赏赐这三个人,为了大明,这些大臣付出了很多!
朱棣在心中默默记住这件事情,被朱祁镇影响的心情总算好了些。
天幕还在继续,他干脆不管那些逃窜的鞑靼残兵,专心观看神迹。
唐朝。
李世民面色带了一抹红晕,当然是激动的。
他在想,这么兢兢业业为国家着想的大臣,甚至一连辅佐了四朝,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了啊。
想到这里,他把脸默默转向魏征,目光隐隐含着期待。
魏征摸着一把小胡子茫然地看过去,陛下在想啥呢?
他都这把年纪了,估计去的比陛下还早,陛下怎么整天就会想一些有的没的。
他正想要说什么,就看到李世民熟练地把脑袋缩回去。
魏征:“……”
…
【所以太皇太后张氏,还有那些大臣一个又一个离世之后,朱祁镇就开始伸出了蠢蠢欲动的双手。
怎么说呢,朱祁镇可能是年幼登基,难以服众,所以从小脑回路就不太一样。
而太监王振的脑回路就更不一样了,这个人之所以做太监,因为他非常崇拜明成祖朱棣,一直想像明成组那样成为一个丰功伟绩,名垂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