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赴任兵部侍郎(1/3)
宰相赵高最近指挥大臣们开始举荐军功改革的弊端,大臣们心领神会,不断有各级官员开始举荐军功改革的弊端。
看得出陛下已经有所察觉,开始召见九王爷,一定是看得出来这个军功制度遭到了士族和豪门的抵触。要知道,皇权的根本其实就是士族和豪门,没有士族和豪门的支持,皇权根本就没有任何效力。
赵高觉得,皇上一定会浪子回头金不换,及时收回改革的。
但是皇帝的一份圣旨却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皇帝居然提拔郭涛为兵部侍郎,虽然说官职仅仅是正四品,并没有影响到宰相他们的权威。可是大家都知道,九王爷的很多主意都是郭涛给出的。特别是军功改革制度,郭涛一旦提拔到兵部,说不上会有什么变故。但是赵高看到仅仅是提拔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官位并不高,而且也不是实权派的官职,赵高也就不担心了。
毕竟这个位置不算一方大员,在兵部并不能左右什么。
在郭涛赴任之前几天。宰相赵高在刘家酒楼招待所有的兵部六品以上的官员。
除了兵部侍郎因为年事已高病重未能及时赴约,兵部所有的官员几乎都来齐了。兵部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择、任用和兵籍、军机、军令之政,为军事行政的总汇。兵部主事四人,职方主事二人,驾部主事二人,库部主事二人。有兵部令史三十人,书令史六十人,制书令史十三人,甲库令史十二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职方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驾部令史十人,书令史二十四人,掌固四人;库部令史七人,书令史十五人,掌固四人。
酒席设置在天字号第一包房,是一个可以同时坐30人的超大桌。
宰相赵高坐在上位,其余的兵部官员按照职位大小分兵落座。酒菜上好之后,赵高开始发言:“各位同僚,各位大人,大夏朝今年兵乱不断,赵某在这里感谢兵部各位同僚的大力帮助,各位都是大夏朝的国之栋梁,为大夏朝建立了丰功伟绩。大夏朝能够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我们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换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所以我们要珍惜这难得的和平,在当今圣上和九王爷的英明领导下,大夏朝的经济和军事都得到了加强,我们更加要珍惜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