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含加更)(4/9)
天下的层次。
毕竟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哪个更胜一筹,相信大家还是心底有数的。】
“?()”
&ldo;()”
,因为在秦朝之前还有秦国。而在他之前的历任秦君,早就已经固定了自己作为“君主”的身份,和臣下之间存在明显的地位落差。
于是对于嬴政来说,他是君,武将不管再怎么样都是臣子,是他的属下。
这个观念对于秦朝上下来说都已经可以称得上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质疑说嬴政为什么能当国君,为什么能当皇帝。
哪怕曾经生母赵姬的脑回路奇奇怪怪想要用完全没有嬴氏血脉的异父兄弟取代他的地位,哪怕因为赵姬和吕不韦之间的关系被传过是吕不韦儿子的谣言,但那些对于他来说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他的地位是不会被质疑与动摇的。
可是刘邦不一样。
他最开始起义的时候,跟他一起起事的沛县故人,虽然以他为首,但基本上是游侠风气的兄弟相称;后来打天下的时候,他和他的盟友们都是诸侯王的身份,名义上也分不出什么三六九等。
于是这就牵扯到一个名分的问题,君臣上下的问题。
那就是,凭什么是你刘邦当皇帝呢?】
因为刘邦的势力最大最强,剩下非汉的势力都对抗不了他。
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话向来不能直白地明说。那无疑是将政治的委婉性赤/裸裸地撕破,也不符合长久以来各方学术鼓吹的天子受命的论调。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天命哉。”
于是刘邦只能这么说道。极漂亮的面子话,从他的口中道来也有仿佛在论述真理的笃定与自信。
【古代政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师出有名。同时,这个名义还不能是凭空而来的,一定是要由高一层次的存在所赋予的,才能叫做正统性。
() 所以父死子继,儿子是从父亲手上得到名分的;小宗入大宗,大多要得到太后或者伪造个先帝的授意;新朝覆灭旧朝的开国之君,实在连禅让的理由也找不到,那也就要找一找上天,寻一寻上帝的青睐了。
就算等到后来,有了百姓这一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