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麻烦不断(2/3)
,只好连药钱也欠着。
安顿好芸姨娘,舜华望着一溜大大小小的孩子,最小的只有两岁左右,最大的,就是自己了,十四五岁,数一数,连自己共七个……。
一首熟悉的旋律在她脑海里响起: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
葫芦娃们要吃饭,芸姨娘倒下,做饭的活计就落到了舜华的身上,她揭开米缸盖子时,见缸底还有一点米,不到五斤,她知道,这已经是家里最后的粮食了。
要活下去,还得想办法,这老天,穿越也不给个金手指啥的,郁闷。
吃过午饭,舜华还在收拾碗筷,就听到前院的大门被人拍得啪啪响。几个小的吓得立即往后院飞跑,最小的小女伢,跑几步就跌到地上,哇哇大哭。
二弟忙上前抱起她,护着几个小葫芦娃往后院去了。
舜华又烦燥起来:谁啊这是?没个完了?
拉开门,在族学里教书的五房四叔袁鸿章,正笑咪咪地站在门外。
舜华一见他,脸就垮下来了:“四叔,有甚事?”竟是连让也不往家里让一下。
这位四叔连生三个女儿,一心要过继二房最小的儿子。
幸得原身在祠堂里大闹了一场,直言族里再逼迫,她就去县衙打官司,这才护住了自家小弟。
芸姨娘还躺在床上呢,这位又来,是要逼死人的节奏?
“华姐儿,四叔来借几本书,你阿爹的那些书,你姐弟们一时半会也用不上,四叔借回去攻读一番,明年也好去应府试。”
儿子要不到,就来图谋阿爹的藏书,二房的东西就那么香?真不要脸!
要知道,这些书,是她阿爹趁着外出游历的机会,从各地搜罗的经厂印本和南监刻本的经、史、子、集,这些书籍的刻工和纸墨都十分精良,与之相比,民间那些粗糙的木活字印本根本无法看。
还有她阿爹撰写的游记、杂记和读书笔记,是她弟弟们将来读书的重要参考资料。
它们的价值,不比十五亩水田低。
五房四叔不愧是读书人,这番算计,比三房的袁鸿亮还要狠。
“对不起,四叔,我阿爹临去前嘱咐我:守好家里的书和他的手稿,无论是谁,一律不外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