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论道(下)(2/3)
宫之中取百家之经义,取精祛弊,或可触及得到那大道真意,如何?”
竺佛朔闻言瞬间红了双眼,叩拜道。
“上师胸怀之宽阔,比之大海更为辽阔,弟子谨遵上师之命!”
刘章点了点头,露出一副欣慰的笑容,道。
“如此甚好,若有不明之处,可随时过来问某,不过你要牢记,他人之言终归不是自身所悟,凡事需得结合世间万物运转之规律,两相印证方可得真知,这一点……”
刘章沉吟了片刻,然后才道。
“儒家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易经之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有相似的意思;而佛家亦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言,教导众生放下执念,追求真理之言。”
“牢记,不拘泥于外法,不固于执念,方可使心性通明,近道近源。”
“多谢上师教诲!弟子这便去学宫修行,改日再来拜见上师!”
竺佛朔再度以头抢地,那份执着,看得刘章眼角一阵抽搐,就连心里也是生出一抹愧疚,而为了避免看多了心软,刘章果断的摆了摆手,故作高深道。
“去修,去修,不修何以得到。”
……
看着竺佛朔离开,刘章这才松了口气,短短一个多时辰,刘章却感到比写了两天的书还累,想想也是,他写书累的是手,完全就是从记忆里面在抄,而面对这个竺佛朔,那真的是完全在进行忽悠,二者消耗的精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幸好这竺佛朔本质上是个极为单纯的求道者,若非如此,刘章觉得自己这半吊子还真的是未必能够凭借话术搞定对方。
是的刘章的言辞虽然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但里面也有极大的话术以及后世心理学上的一些实际应用。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篇的那些实例了,简单来讲,可以概括为,先声夺人外加上刻意引导,尤其是牛羊养殖那一段,思维引导的味道实际上是非常重的。
而这种思维引导的结果就是为了造成一种,释迦牟尼是看到了游牧民族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草场)的惨烈争斗,而产生了“割肉饲鹰”这种劝导人们要互相包容理解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