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张仲景与华佗(2/3)
许县延请名医,得知张神医于三年前来找华神医,又赶来谯县,幸亏张神医仍在此地。”
“医者仁心,还希望张神医看在在下一片赤诚之心,帮忙看一下。”
“江夏路途遥远,我如何去得了,不如你把病者带过来。”
“在下若回江夏,带把病者带来,恐怕时日已久,病情加重。如神医愿意去江夏,在下愿奉上重金,并全程护送,还请张神医考虑。”
“那不行,去江夏路途遥远,恐浪费时日,老朽忙得很,可没空去。呆会儿,元化回来,你可问他愿不愿意去,但多半他亦会拒绝。”张仲景一再拒绝。
“神医,请救救我儿。”黄忠突然跪倒在地,哭了起来:“我儿自幼体弱,请过无数医者,都说是风寒之症,却不能根治,可怜他才十八岁,却只能躺在床上,难以起身。如今,神医就是他的希望。”
这时代的人讲究男儿有泪不轻弹,黄忠这么嚎啕大哭,陈飚看了都心酸,他感受到黄忠对自己儿子的一片爱护之情。他并没有制止黄忠,而是看着黄忠继续哭诉,这样才能更容易打动张仲景。
果然,张仲景看到黄忠哭得凄惨,便上前把他扶起来:“唉!不是老朽不想去,这千里路,去了老朽再回来,都得一年半载了,老朽老迈,赶路不便,且身有要事,实在分不开身。”
陈飚一眼瞥到屋内桌上有几张纸,但看起来不是左伯纸。所谓的左伯纸,是一个叫左伯的人,在东汉蔡伦造纸的基础改进了造纸工艺,造成了更适合书写的纸。只是黄巾之乱后,左伯已不知去向,一些作坊却仍掌握了左伯纸的造纸工艺。陈飚有心找一找左伯此人,让其进一步改进造纸工艺,却一无所获。
看到桌上的纸,陈飚心中一动,问道:“神医莫非正在著书?”
张仲景循着陈飚的目光看到,便随手从桌上拿出那几张纸,说:“正是,老朽行医近三十年,想把自己的心得编成书,以流传后世,这本《伤寒杂病论》写了八年时间,老朽年已老迈,若不抓紧写完,恐怕难以成书!”
陈飚想了一下,便说:“可张神医住此条件简陋,衣食住行皆需自己动手,而且这纸也不是左伯纸,书写亦是不便。这使得神医不能集中精力著书。如若神医肯来庐江,在下愿资助神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