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慕九一向不坑穷人(3/5)
下一拨的种植工作。
6000亩荒地,经过两轮种植,一共收获了2500万斤稻子。
慕九留下了500万斤作为农场这边的自有储备粮,剩下的全部上交给基地。
接下来,慕九将开荒的这7200个种植小能手,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重新进行了培训。
将人送上山去,开始种植枣树和板栗树。
种苗是慕九和楼楠在研究室培育出来的。
原本这两种果树就是抗旱的品种,干旱情况下就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
经过特殊改良,需水量就更小了,很好打理,更适于极热种植。
只不过结果的时间比稻子长了很多。
山上种树和平地种田一样,1200人作为巡视管理员,统管手下的人。
剩下的6000人,每人负责4棵树,一共棵树。
将原先被砍秃,又爆发过泥石流的那座温泉山,给整个承包了。
与此同时,在经过接近半年的开山基建,官方成功将百万人口转移到了北边的群山之中。
基地原本的地块里,只剩下军方营地、指挥中心、官方的行政机构、仓库和核能供电厂等地区。
解决了温度的问题,水资源则成为了目前最大的难题。
没有人想过,水能够缺失到这种程度。
慕九所在的官方基地,地处华夏最大最长的河流~长河边界,按理来说,哪里缺水这里都不会缺水。
可现在几百米宽的河床直接见了底,不少地方甚至都已经开裂了。
周边的大型湖泊,则直接从地表消失了。
原本蛛网状的南方平原,直接变成了大戈壁,北方则更荒凉,一眼望去满目黄土。
经过接近4年的天灾末世,没有人类活动的城市高楼,现在已经逐渐风化,即将和外围的风沙融合为一体。
各处繁茂的绿洲也在逐渐萎缩。
好在傅恒远留了一手。
当初慕九提出要在农场地下修建一处小型水库的时候。
他便着手让人将先前极寒时期捕鱼的那处湖泊给围挡起来,形成一个水库的样子。
然后在湖水的表面投放了大量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