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去北疆吃海鲜?(4/5)
能得有个六七百平。
不过,由于材料有限,哪怕姜欢三人都是有过重大贡献的,也只能先盖最紧要的二层小楼,十天不到就盖好了。
要不是冷天打地基不容易,搞不好这个时间能缩短一倍,毕竟现在盖房子不是以前那一砖一瓦的模式,而是将固定规格的模型拼接,墙体轮廓和地面以及隔层、楼梯都是有固定模型的,拼接一下,上特定的胶就成了。
就为了牢固,需要打个地基稳定房子。
发电机和基础水电,都是谢丛洲后来自己弄的,又鼓捣了五天,三人才从宫廷风接待所搬进了新居。
房间又花了大半天布置。
一楼是公共区,实在没办法得招呼人了,就用这里,一楼还有姜习的屋子,因为他住在科研所那边时间会更多。
个人房间,全都好好上锁了,毕竟,姜欢空间里这些,已经是外界一器难求的商品了。
布置好了房间,外面温度也到零下五十度,姜习彻底住在工作的地方了。
前十九年似乎就是给他厚积薄发做准备的,过了那个门槛之后,如今的姜习恨不能天天都泡在书和实验器材堆里。
将保温墙又增厚了一遍,配合姜欢的取暖器,无声发电机等,他们室内温度在十七八度,卧室在二十多度,属于可以在卧室穿薄薄的睡衣。
至于为什么一楼会设置在十多度,那是怕温差太多,出入的时候惹出病来,总要个过度的地方。
几乎是一夜之间,外面温度又下降了十度。
谢丛洲和姜欢窝在房间里,独处的天时地利人和气氛之下,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一遍。
都是成年人,也没什么避讳不避讳,虽然两人都因为各种因素,一直没开过荤,但是姜欢有片啊,谢丛洲有学习能力啊,也就这么带着点折磨的度过了两人最后的屏障。
当外面温度零下七十度的时候,这紧赶慢赶做出来的房子都没事,聚集地那边倒是乱了点。
原本运送到这边的新型材料,本就不够安排那么多人的住所,所以在姜欢他们这批之后,陆续从各地过来的人只能住得很紧张。
所以最后几天赶工出来的住所就出了问题,这下,原住民就不得不接受这些人被打乱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