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劝说(4/5)
变的别人强,但一把小小的手枪,握在普通人手里,就可以轻易而举的要了你的命。
那谁还会傻了吧唧的,继续去修行呢?
同样,西医的快速崛起和中医的没落,也是如此。
一个西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实习几个月后,就可以上手治疗了,用各种仪器检查、确定病情后,让病人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即可。
但是中医院的学生,往往要实习一两年,甚至是数年,才可以独立坐诊看病,而且,即便坐诊了还要面对一个问题——病人看你年纪轻轻,会不会相信你?
另外就是,中医的药汤,那味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忍受的,见效还慢,很多病人只有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中医。
而如果是得了急病、大病时,病人更不会去选择有着“慢郎中”之称的中医。
在各种因素制约、影响的情况下,中医的没落,似乎也像是理所应当的。
可是赵一凡心里很清楚,如果单纯从医术角度上来看,不论中西医,能够治疗好病人的病,就是好医术,只不过,华夏国经历几千年的时光流逝,很多令人称绝的医术药方,都已经遗失在了岁月的长河中。
最早的医术,说白了,其实就是玄门道术的一种,用丹药、符咒帮助病人驱除痛苦,解决病情,不过玄门中人,历来都由道不轻传、法不传六耳的规矩,如果门下的弟子有天赋、资质过人,传承还不会丢失。
若门下弟子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遗留下来的道法传承,早就十不足一了。
“先生。”
看见赵一凡沉吟思索,久久不语,唐云涛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劝说道:“现在我们中医界已经开始在大力提倡,保护、弘扬、光大中医文化了,如果再像过去那样的老传统,秉承着传子不传女,敝帚自珍,再过几十年后,中医这两个字或许只能在字典里,才能够看见了!”
赵一凡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你说的很对。时代在进步,我们的观念,也要跟随时代了。”
听到他的话,唐云涛顿时大喜过望,高兴的头都晕了,“先生,那您的意思,您答应到中医学院当副院长了?”
“当副院长?”
赵一凡啼笑皆非,指了指自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