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有匪君子入我心眸2(5/6)
曾载,人过风邪池,便害上不治之症,表征却与患风邪之症雷同,所以当地人才称其为“风邪池”。
传说在人迹罕至的流动沙山下,有一终年不枯的池子,此池五彩斑斓,却邪气凌人,风过之处害人无形,中招之人轻则头痛无力,重则昏阙死亡。
因此多年以来,人凡过流动沙山皆绕道而行,只是这池子至今下落不明,西行之人也只能靠运气了。
若悯想了想问道:“风邪池既是流沙所致,会吞噬人的灵识,可这又与红绫何干呢?”
见大祭师拿起笔来,若悯识趣地走上来磨墨,动作轻而慢,垂首看他落笔,是一道行祭告令。
大祭师落纸云烟,边写边道:“孤西之域原有流沙一说,不过不会吞人,只是人陷其中若不得救,则必死无疑,死后怨气得不到疏遣,久而久之,便成了邪气冲天的恶灵集聚之地。”
山河默默认真听着,暗自庆幸自己当年的运气是有多好,在孤西之域晃荡多年,都不曾遇见传说中的风邪池,甚至后来也跑去寻找,依旧难觅踪迹。
大祭师笔微顿道:“风邪池流动善伪装,专挑商贾世家子弟下手。”
若悯疑惑问道:“这是为何?”
不难理解,这些人修为灵力虽普遍不高,但心性高,欲念重。既然名为欲池,不吞他们倒对不起这个名字了。
山河内心轻哼了声,些许鄙夷,对世家子弟甚为了解的他,曾经也很不屑与他们为伍。
时隔多年,都成了些陈年旧事,他也懒得再提。
大祭师道:“他们随心所欲惯了,实则对世俗的欲乐爱不忍释,富贵、权势、修为,贪婪的欲念比之常人大得多,吞噬他们更有助修为。至此,玄门中人方改称风邪池为‘欲池’。”
山河在里边听得连连点头,对大祭师的说法,表示赞同。
大祭师搁笔又道:“红绫原是随着商贾所运的丝绸上路,途遇流沙,与车马一同沉入欲池,后经日月轮转,邪念附身,逐渐形成自己的意念,成形后不少害人。”
山河心中慨叹,原来也是命运多舛的主。
听大祭师这么一说,他对红绫多少有些改观,甚至可以说顿生悲悯。
若悯点了点头:“古籍记载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