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柱子要相亲了(1/4)
过了几天,这件事发酵之后,南锣鼓巷孟广文的号也算立住了。南锣鼓巷的人都知道孟广文,跟孟广文的关系都还不错,没人会挑事儿。而其他地方的人,自己地方都没立住呢,哪有时间管其他的。
就这样,孟广文消停的上了一个学期。那感觉真是不错。
55年,公私合营开始了,孟兆林和杨柳正式成为光荣的国家工人。伴随着大量的退伍军人转业,轧钢厂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扩招。
孟兆林和杨柳所在的锻工食堂,再一次的成为新手食堂,伴随着郭嘉工级的试运行,孟兆林定为7级炊事员,工资调整为41块半,再加上班长补贴,43块5。而杨柳呢,被定为9级炊事员的她,工资降为31块钱。
是的,在工级还没调整之前,第二版人民币就从3月1日开始正式发行了,值得一提的就是当时发行的时候,没有10元面值的,最大才到5元。
当时兑换旧钞的时候,孟兆林天天中午做完饭就借保卫科的自行车去银行兑换,连换了一个星期才完事。
当时孟广文还问过他爹家里有这么多钱么?他爹直接来一句大人的事,小孩别打听就给糊弄过去了,后来杨柳看孟广文实在好奇,才解释说他爹怕不安全,钱总共也没多少,这还得算上何大清寄过来的钱,但是怕被偷,所以就一天换点,一天换点,安全。
就那阵子,孟广文从4月开始墨迹孟兆林和杨柳,墨迹到了7月份他放假,就为了能让他俩买个自行车,不是孟广文自己骑,是让两口子骑,上下班能省点时间。
8月份,两口子终于吐口了,一家子去了新开没几年的地安门百货公司,挑选来挑选去,最终买了辆上海产的永久28自行车。
别被误导了,58年之前,北京的自行车存有量超过了十万辆。尤其是55年,自行车倾销,就比如孟广文他家买的这辆永久28,还算贵点,才138,算上上牌的钱1块5,不到140块,价钱是63年64年最贵的时候的四分之一。
就这样,11月份发工资,定级为9级炊事员的何雨柱攒够了钱,买了一辆26的自行车,赶上了最后一波不要票的时代。
转眼间,3年过去了,这几年已然开始全民凭票时代,大院里因为轧钢厂的工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