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用大压小(1/4)
合伙人是一名在读高中生,这件事听着就很不靠谱。
邓金平是这么认为的,廖敏是这么认为的,连曹君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
准确的说,曹君知道自己的合伙人有多靠谱。同时他也知道,合伙人的年龄和身份放在普世价值观里,是非常不靠谱的。
所以,他很理解邓金平的诧异,和廖敏的失态。
同时,曹君很确定,东大的扶持政策对工作室来说是绝对是有益的。
暂不谈以后可以提供担保和背书什么的,只运营费用减免和技术支持这两条,就足够吸引人了。
曹君担心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黄了,顾不上罗一的叮嘱,赶紧把后期软件的盈利方向说了出来。
担心砝码不够,连罗一提过一嘴的,后期可以基于大量用户做大数据分析,从而进行广告精准推送,之类的想法也说了。
靠广告和增值服务养活一个软件团队,在眼下这个年月是很新奇的思路。
当然,也仅仅是新奇罢了。因为没人试过,哪个也说不准收益到底怎么样。
在邓金平看来,只能说想法很好,值得一试。与此同时,“大数据”的概念,让他眼前一亮。
罗一对大数据的概念很笼统,最直接的感观莫过于后世无孔不入的广告。他对曹君提到的,就是大数据在广告推送方面的应用。
邓金平说到底骨子里还是一名大学教职员工,对学术相关的东西有天然的敏感性。
把曹君说的东西稍微过了下脑子,就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非常有价值的、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迫不及待的追问了几句,发现曹君只是鹦鹉学舌,本人对“大数据”这个概念并没有太明晰的认知,便生出了想见一见那位合伙人的想法。
而且,很迫切!
可考虑到某人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只能按下心中的迫切。表示希望期末考试结束后,那位合伙人能来一趟东大。
邓金平能稳得住,曹君却有点稳不住了。前脚跟邓金平和廖敏分开,后脚就赶紧给罗一打电话……
————
“呼~”罗一呼出一口浊气,平复了下情绪,问曹君:“君哥,从东大计算机系找几个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