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还是做品牌,依旧是走精品路线(1/4)
吴海岩为了整合海产业,几乎走遍了省内所有内陆城市。
看过了每个城市的海产批发市场,也看过了大大小小的露天市场和室内农贸大厅。甚至还起大早,连有点规模的早市都没放过。
充分考量了大港本地的销售价、各地海产市场的批发价和下面散摊的零售价后,才制定出了眼下这套方案。
虽然他下了极大的力气,可平心而论,还是有些流于表面了。
比如,他考虑了运输,却忽略了送货。他关注到了批发市场和零售摊户的价差,却忽略了散户上货和批发市场收货是完全不同的。
最重要的是,他完全没考虑那些生意之外的干扰因素。
见李长富吞吞吐吐的,李长海话说一半留一半,吴海岩心里腻歪的要命。
见李长海看坐门口玩手机的罗一,不满的问:“你干他干啥呀?你说话还得跟他请示呀?”
“不不,不是!”李长海赶紧摆手。
罗一看着在玩手机,实际一直听着几个人说话呢。
见人家都把话说得的那么明显了,吴海岩还是反应不过来,实在憋得难受,开口道:“靠海产批发市场过活的可不止坐摊的商户。”
“还有谁?”吴海岩听到罗一说话心里就起火。
“市场里推小车送货的、保洁、打更的、还有看大门的和维持秩序的……”罗一掰着手指头算:“另外,既然是批发市场,肯定得有管理处吧?还得有检验检疫的吧?
查税收税的也不能少,派出所估计还得在附近建个警务站。这不都是人嘛。”
“……”吴海岩不吭声了。
他总算明白所谓“官面上的人”是什么意思了。也意识到一个海产批发市场,养活的远不止一批坐摊的三道贩子。
单大港一地的海产不走批发市场,影响可能还不大。但就像李长海说的那样,其它地方的海产贩子都不是傻子,如果大家都有样学样……
海产批发市场经营不下去了,意味着大量业岗位的流失,哪个地方的父母官也不能不管。
吴海岩设身处地的想了想,觉得他如果是内陆城市的父母官,根本不会等到各地有样学样的那一天,只大港这个不好的“苗头”一出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