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常在河边走,终于挨削了(2/4)
!”
“哦~”
有点意外,孔宇和梁灿居然大晚上的来了。罗一刚开门,孔宇一副埋怨的语气:“给你打电话怎么不接呢?”
“楼下充电呢。”罗一解释了一句,问俩人:“你俩什么情况?”
“地的事儿有着落了。”梁灿兴匆匆的接话。
“屋里说。”罗一把俩人让进屋里。
孔宇和梁灿原本挺放松的,正换鞋呢,看到董丽洁从客厅出来,俩人顿时拘谨起来。
董丽洁不知道孔宇和梁灿认识她,问罗一:“大晚上的什么事儿呀?”
“草莓大棚的事儿。”罗一回话。
本来董丽洁已经打算回家了,听说是草莓大棚的事,又不走了。
一方面是好奇,一方面想看看跟罗一合伙的人靠不靠谱。
干在一边听仨人说话不大好,就把吴筱打发回家,去厨房用罗一新买的电水壶烧了壶水,一边磨磨唧唧的洗杯子,一边竖着耳朵听客厅里的动静。
“在什么位置,多大面积?”罗一示意孔宇和梁灿坐下。
孔宇展开带来的大港地图。指着上面圈起来的几片地方介绍:“我们几个这两天把大港转了一圈,基本每个村子都走了。这是选中的几片地方。
这里……面积最大,有七十亩左右。大生产时期开垦的土地,耕种到现在板结的情况很严重。地租不高,正好适合咱们进行无土栽培。
这里也不错,整片山脚都是碎石坡地,大概四十多亩。经济价值低,承包价便宜。咱们搞到手稍微平整一下就能用……”
孔宇先把比较中意的几片地方介绍了一边,见梁灿一副着急的模样,才指着一片临河狭长的区域说:“这里,梁灿他们村的地。
原本是低洼地,98年大水后担心滋生蚊虫引发传染病,用碎石和建筑垃圾垫高了。地方不大,也就二十亩多一点。优点是紧挨着村路,距离国道也近,以后运输方便。
另外他们村的村干部得知咱们引入小日子的先进技术,还能解决退伍兵就业问题,说是能争取到扶持政策,头三年免租三年后半价。
对了,他们村子里有农林所的草莓推广试验点。驻在试点的专家说,可以全程给咱们提供免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