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最优解全都在哥手里(3/4)
千万别以为大棚就是打个骨架,外面蒙上一层塑料布就完事儿了。
里面涉及到的技术多了,面积与产出比、选材、结构、高度、朝向,每一项都是大学问。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不断摸索改良推陈出新。
二十年后最先进的大棚,如果落在现在的人眼中,估计跟看科幻片似的。
罗一之前心太大了,只想着那些未来会大赚特赚的东西,或者琢磨哪个时间节点是暴富的机会。
他却忘了,自己真正熟悉的是什么。
大棚种植呀!
从相对早期的日光拱棚,到后来出现的双层日光棚、玻璃温室,薄膜温室 阳光板温室,他还详细考察过通过物联网控制的全智能联栋温室。
如果能把脑子里的东西落实成专利,国内种植技术可以免费授权,靠加工结构框架和聚录乙烯薄膜就能实现高盈利。
这可不是小生意,包括东三省在内广袤的北方地区,遍地都是市场。
至于国外……不好意思,未来二十年的最优解全都在哥手里。
想用?
拿专利费来!
重点收割的目标就是土地狭小,对冷暖棚有刚需的小日子和小西八……
想到激动之处,罗一问胡洋:“你想不想做,做的话我给你投资。”
“你啥?投资?”胡洋差点没喷出来。
“对,我全额投资,你出力拿干股。赚了大家一起赚,赔了我担着。”罗一开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条件。
之所以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不是多信任胡洋,或者胡洋多有能力。主要是罗一压根没打算靠着投资大棚挣钱。
他要的是把大棚建起来,有了实物资料再加上数据指标,才好申请专利。
胡洋不知道罗一的打算,短暂兴奋了一下,摆手说:“你快别闹了。”
“谁说我跟你闹了?”罗一正色起来:“我姑在小日子那边就是搞农业大棚的。那边技术先进,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低。”
“你姑?”胡洋纳闷了:“你姑不是在鹏城干厂子吗?在小日子还有产业呀?”
“鹏城的是我大姑,小日子那边的是二姑。”罗一嘴上胡诌,心里郁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