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狄寨主约法三章,林教头操练兵马(4/6)
?靠训练技能来提升战斗力,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得到的。
枪法刀法,都要熟能生巧,刚放下锄头的农民不可能一下变成高手。
除此以外,所能依靠的,就只有阵法和兵器了。
现在梁山上的士兵不多,大的阵法应用不了,而小的便于战斗的阵法比较适合,而狄泉想到了后世明朝戚继光的“鸳鸯阵”,十分适合步战。
“鸳鸯阵”主在各兵种只见的配合与各个兵种只见武器发挥的不同作用,上手也比较容易,对于现在的梁山士兵来说,学起来还算是简易。
狄泉把鸳鸯阵的大致内容和阵法与林冲详谈一遍,林冲也觉得这阵法变化多端,攻守便易,可以尝试。
狄泉便派人去打造兵器,他将鸳鸯阵所需兵器图谱都一一画了出来,照图打造。唯一无法制造的出来的,便是鸳鸯阵末尾火铳手使用的火铳了。
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明朝时期对火铳的发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现在的宋朝虽有火炮一类的火器,却上没有火铳问世。
按说狄泉也可以大规模开发火药,只是现在宋朝的火炮造价高昂,所耗费的金属和火药,现如今的梁山根本无法维持。
也许正是因为火器的造价高昂,制造周期长,“轰天雷”凌振这个大宋的第一炮手在梁山之上才会沦为放号炮的地步吧。
没有火铳,就只能先以弩箭代替,林冲的意思是先训练几对鸳鸯阵来尝试尝试,看看战力如何。
狄泉看完林冲这边,便下山去看阮氏三雄训练水军去了,到了水寨那里,发现阮氏三雄正让一众水军站在水泊里面,练习闭气。
这水军水战,会游泳,会架船那是必须的,此外就要会憋气,能憋气。
以前梁山水军,不过是把喽啰里面会水的聚在一起,乌合之众而已,而今阮氏三雄则要把他们训练成一个个在波涛中弄潮的汉子。
水浒里梁山泊水军可谓独步天下,面对高俅大举进攻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率领水军凿穿了高俅海鳅大船的船底,因而取胜。
大船船底想要砸穿,在水下起码要待上个二三十分钟,这在后世已然是超乎人体憋气的生理极限了,然而在水浒之中,却是极其合理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