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揭秘星宿之谜,岁星点燃国家命运(1/8)
157、历法纷争,权力之变
后来的战国时期,国家争斗不止,只顾应对敌国的侵略和解决紧急问题,岂有心思顾及这些事情呢!当时唯有邹衍,深谙五德衍变之理,通过广泛传播消息来显扬诸侯国的威望。但因秦国灭亡后,战乱频繁,高祖刚登基不久,还没有闲暇去顾及这些事情。不过,高祖也稍微推崇了五胜之说,自以为得到了水德的祥瑞,将黄河更名为「德水」,并将其置于十月,表色上为黑。然而,历经闰馀的调整,无法真正见证其真实性。
汉兴时,高祖说过「北畤待我而起」,也自以为得到了土德的祥瑞。虽然明习历法的张苍等人都认同这一说法。当时天下初定,国家正处于奠基之时,高后作为女主也没有过多的顾虑,所以继承了秦朝的历法服色。
直到孝文帝时,鲁国的公孙臣上书称「汉得到土德,应该更换元始,改正历,变更服色。当有瑞相显,瑞龙应该出现」。这件事下到丞相张苍那里,张苍作为学习律历的人,认为这并不正确,便将此事罢掉。之后黄龙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纪年的标志,张苍因此自愿辞官,其有关论著也未能成书。而新垣平依靠占星术说了一些关于正历服色的事情,得宠之后发动了起义,所以孝文帝废除了此事而不再去追问。
到了现今上位之时,特地请来方士唐都进行天文学划分;而巴落下闳根据运算转历,然后将日辰度数与夏历一致。于是改元,更换了官号,并封泰山。同时诏令御史官曰:「最近,有司称星度尚未确定,广延宣讨,以理清星度,尚未能够完善。据闻古时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确定清浊,划分五部,建立气物分数。然而这仅仅是初始阶段。书籍缺乏乐弛,朕非常痛心。朕只是未能按照明晰之法来统御日分,暂且依据水德的胜利来划定。今天顺应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从此以后,气息又恢复正常,音律又变得清晰,名称也恢复正常变化,直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得以实行。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经验证,因此将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号为『焉逢摄提格』,月名为『毕聚』。日得甲子,则夜间朔旦为冬至。」
这篇文章以战国时期历法的变迁为线索,展示了战国时期国家的纷乱和统一的努力。文章通过描述战乱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