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回忆出生(1/2)
“葛县令是哪里人?”诸葛亮边走边问道。
“卑职乃本郡诸县人。”葛军回道。
“这么说来我与你同族同乡呢?”诸葛亮笑道。
葛军道:“是啊,卑职听说相国大人的先祖原来居住在诸县姓葛,后来迁徙到阳都县,为了和阳都县的葛姓人家有所区别便加上了诸字,久而久之便成就了诸葛这个伟大的姓氏。”
诸葛亮摆手道:“我这个姓哪有什么伟大的,其实每个姓氏都是伟大的。”
葛军道:“相国大人谦虚了,您看您和令兄诸葛瑾大人,一位是大汉的相国大人,一位是东吴的大将军,再加上您的族弟诸葛诞大人也在曹魏担任显职。相国大人一门出了三位当世奇才实在是我阳都县,哦,不,是我琅琊郡的光荣。”
诸葛亮笑了笑未置可否,又问道:“我族弟公休(诸葛诞字公休)可有消息?”
葛军摇首道:“诸葛诞大人自离开阳都县后没有回来过,也没有消息。”
诸葛亮默然不语,来到馆驿后对葛军道:“此次我是来祭扫先祖坟墓的,你切不可惊动百姓们,也不用管我到哪里去,你好生管理县务就是了。”
葛军连忙答应,待诸葛亮进入馆驿后便返回县衙去了。
当天下午,诸葛亮带着马谡来到阳都县城南的一户老房子,诸葛亮凭借着自己幼年时的记忆来到了这里。却见房子竟然还在,也并不残破,似乎有人经常打扫似的。站在门口,诸葛亮有诸多的回忆在脑海中翻滚……
夏日的阳光非常明媚,照耀的人们都觉得懒洋洋的什么事也不想做,可是就是在这天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一户姓诸葛的人家却显得非常忙碌。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叫诸葛珪,字君贡,此时的他正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妻子章氏为他分娩他的第四个孩子。虽然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了,但对于他这样一个官僚家庭而言,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一点的。七岁的儿子诸葛瑾和两个女儿此刻正环绕在父亲身边期待着弟弟或者妹妹出生,听着妻子的不断呻吟,诸葛珪的心里也忐忑不安,祈祷着苍天能让自己的妻子顺利生产。
说起来,诸葛这个姓氏是有来历的,他的得姓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诸葛氏原本姓葛,居住在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