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姑奶奶(1/3)
这年,南洋省那边注册的二万多家房地产公司,陆续停业和倒闭了百分之九十五。南洋省一时出现了三大景观,俗称“天涯胜境,海市蜃楼,烂尾楼。”
王葱看到这则消息,跟徐真仪和俞美珍沟通,让她们派联合小组去海洋省省城常驻,看情况进行选择性低价收购一些,并给这个团队做好为期三年的收购计划。
这几个人过去之后,很快就有不少家房地产公司主动上门来联系,要把手中的项目转让给她们。
王葱让联合小组他们先登记和谈判,边摸底边把材料整理出来报过来,看哪里价值最大,就收购哪里。
联合小组先整理着,谈判着,等条件合适了,再申报过来落实办理收购事宜。一时之间,联合小组忙得脚不落地,在各个项目地进行实地考察,进行着各种资料整理。
这边越州市跟南洋省那边不一样,没有那么多房产公司。在越州的房产公司不是房管会下面的企业,就是华伦集团那般的外资房产公司,没有一定出资额不给执照,还是屈指可数的那几家。
鉴于南洋省的经验教训,王葱在班子会议上提议了一个新的方案,要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逐步推行实施新的越州住房制度。
沈远东听了王葱的描述,觉得有新意,敏感地抓住了,让王葱牵头深入展开研究一下,落实好有关住房制度革新的细则方案,有序推进。“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深入调研,研究出一套适合当前发展需求的住房改革新方案来,走在全国前列。”
“我也同意这想法,我们越州的住房制度创新,既要体现有计划性优势一面,又要考虑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这值得我们花精力去探究一番。”王灿灿也表态支持王葱关于安居乐业的说法,在地方政策实施上要多花点精力下去。
楼益民是王葱的支持者,他附议赞同。
其他人听后都表示支持,让王葱联络有关部门尽快拿出实施细则来。
王葱提议调山昌县张弛副书记上来任越州建设局一把手,由他来具体落实越州住房制度创新细则方案。
王灿灿听了觉得可以,“张弛能干肯干是位好手,我赞成把他调上了。”
楼益民和徐国荣附议王灿灿的安排妥当,沈远桥随后也投了赞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