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没教好学生啊(2/4)
需要一个有力度的全国巡演进行广告宣传。让她赶紧组织人员先把现在还没出名的李椿波、毛柠、杨玉莹和陈少桦等人签约下来,好等他们日后大火的时候,对服饰品牌推广更有影响力。
俞美珍说:“这事我听听也挺好,不过需要回港跟小叔商量一下,看是不是要搞一个文艺公司,到港后再给你答复。”
送走了俞美珍,王葱虽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幸好搭建了团队,华伦公司有些工作已经可以分化出去让其他人干了。
华伦服饰公司的两辆免税车已经到位了,生产也开始慢慢动作了起来。王葱要东奔西走处理事情的时候,一个电话给王彪,让王彪给他当司机,也方便多了。
临海和温州那边开始建围墙,平整土地,建钢架结构的仓储式厂房和办公楼。当地银行见他们动作大有影响力,几个银行纷纷上门来拉存款和贷款。方义和钱鑫明他们根据王葱的计划,安排人在接洽中,挑选着资本上的合作伙伴,要把资本运作把握好,有序地慢慢运转起来。
这边山昌县华伦天娇服饰公司一开业,银行也上门来了,劝着王葱姐夫高大明贷款。高大明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被搞得不胜其烦。幸好办公室主任王小梅挺有能耐,并根据王葱的意思,跟他们接触着,挑选了服务意识最强,利率相对规范的四大银行之一合作,把土地和房子抵押了,贷了一笔钱出来。
等这笔钱出来,买了在山昌县城的面对面店铺,装修了专卖店。然后再把专卖店抵押给银行进行了再贷款,再去越州市和省城西州市买了店铺设立了专卖店。专卖店店铺越来越多,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
按照王葱规划,两个专卖店先脚后步开业,开业之后两家归属不同部门打理,产品风格稍有不同,像势不两立的竞争对手。不是这店送小礼物,就是那店搞促销。两家对立着搞得你死我活一样,一时把当地消费者乐坏了,不是去看看这家有什么新动作,就是上那家看看有啥新招数,结果在各地炒成了焦点商家,产品经常被消费者买断档。
皮鞋、衬衣、领带、丝巾、帽子和皮包,后来西装上市了,女子的裙装也上市了,都是少而精的产品。价格不是很便宜,款式很新颖。不是日韩那边借鉴的,就是港澳台和国外借鉴的,设计团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