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国运在乎于经营,神蛇蛟龙白素贞(2/3)
成功了,那条土蛟龙未必不能进化成真正的神龙。
只可惜烛影斧声后,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继位,那条土蛟龙看不上赵光义,愤然离去。
北宋的国运从那之后就一路下滑了,前期还能跟别国打的有来有回,中后期直接称臣纳贡,更是搞了出靖康之耻。”
朱雄英听的津津有味。
陈通微顿了顿,问:“你可听说过白娘子报恩的故事?”
“当然,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为报恩情到杭城,生个儿子名仕林。”
陈通微道:“这桩民间故事也是一样半真半假,真的是白素贞确有其人。
假的是她的出身,她非是蛇,而是一条木蛟龙。
她也没有修成人,而是一直待在西湖之中镇守国运。
传闻她之所以愿意帮助南宋,是因为赵匡胤的那条土蛟龙于她有恩。
听到这里,你也反应过来了吧?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虽然是赵光义的子孙,他之后的皇帝却都是赵匡胤这一支的,赵构之所以让位,皆因木蛟龙支持宋孝宗赵昚(shen)。”
朱雄英挠头道:“这还真是巧的不可思议。”
“依旧很可惜,白素贞虽然勉力,南宋头几个皇帝也不算太差,但当时局势太过颓废,根本回天乏力。
而蛟龙寿命有限,守了一百多年后,白素贞终是陨落。
蒙古的镇国蛟龙却进化成了神龙,之后没多久,南宋就也灭了。”
“北宋和南宋的皇帝都没想过重新找条蛟龙镇国?”
“他们当然想过,但我先前说过,龙的存亡去留跟国运息息相关。
他们想找却找不到蛟龙镇国,正如他们想挽救却挽救不了宋朝国运一样。”
“师父这句话可谓点睛之笔。”
“关于这个结论,我另有一个佐证。”
“是何佐证?”
“听闻灵山寺曾送过太孙一本劈风掌?”
朱雄英点了点头,灵机一动,忽然明白师父的佐证是什么。
“灵山寺那位武艺高强的和尚是在南宋末期斩的蛟龙,借用了刘家大风剑,用的武功是劈风剑法。
后他有感这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