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客人(2/5)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谋划的东西太多了。
想到这些事情,陈堪不由得在心中暗道侥幸。
还好,还好他是穿越到明初,文官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政治集团,江南的豪族还没有把控朝堂,君权也还足够强势。
一切都还来得及,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填补那些历史上的意难平。
强自按压下心中的激动,陈堪彻底冷静下来。
要想开辟大航海,首当其冲的便是朱棣的态度。
历史上的朱棣,是在不断的抄家过程中,逐渐明白了海上贸易的利润可观。
被他查抄的那些大臣,俸禄都不高。
但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他们都是江南人,第二、他们每一个在抄家时都搜罗出万贯家财。
所以,钱是从哪里来的?
说白了,历史上的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就是去撰取财富的,至于有好事之徒说郑和下西洋是去寻找朱允炆,那纯粹是无稽之谈。
真要找人,谁会这么大张旗鼓的去,那不是傻子做派吗?
偷偷找到一刀噶了,永绝后患!
这才是找人的正确打开方式好伐?
如果不是去撰取财富,以明初的财政状况。
朱棣哪来的钱打仗,哪来的钱修永乐大典,哪来的钱疏浚大运河,哪来的钱营建北京?
当然,将历史的时间线拉长,朱棣已经做得足够好。
但对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陈堪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
海外不仅有财富,还有无数广袤的土地,那些土地才是能够源源不断产生财富的地方。
别的不说,南洋的香料岛、吕宋的铜岛、倭国的银山、还有连河流里都流淌着金沙的美洲大陆,光是这些地方的财富,就足以让大明的国力上升无数个台阶。
在陈堪的认知里,大航海的本质就是赤裸裸的掠夺。
丛林法则,四处圈地,弱肉强食才是大航海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不是像朱棣那样,老老实实的派人去打通商道做生意。
虽然也能赚得盆满钵满,但结果终究只是丰富了君王的内库。
于大明百姓毫无益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