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大明银行建立(2/3)
商人们认捐的海防银子,也跟着需要交给朝廷的保证金一并陆续到位。
听说最近毕自严的心情好的不得了,每天脸上都带着笑容。
毕竟对于户部而言,头疼的不是花银子,而是国库没有银子。
随着银子到来,那些商人也都陆续到了北京。
天启二年,农历端午节,随着朱由校亲笔所书的大名银行匾额被揭开,大明银行也宣告着正式开业。
这一天,皇宫和国库,都运来了银子,作为股本。
当然之所以这么高调,就是让大家知道,大明银行有皇帝和朝廷的股份。
除了该出的三百万两股份之外,朱由校还往大明银行里存了两百万两银子。
“朕白花花的二百万两就换成了这几张纸。”
看着毕自严亲自送来的银票,朱由校笑着说道。
“陛下的二百万两,每年有十万两的利息。”
毕自严在一旁解释道。
“这个,朕自然知道,银行现在银子不缺,至于该如何开展业务,就只能看他们自己的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要不是为了利益,自己何必把银子存到银行呢?
这五百万两支出之后,国库里的现银只剩下六百多万两。
对了,当初承诺的平板玻璃销售,也分给了那些商人,虽然只收百分之十的利润分成,一年估计也能收几万两。
虽然远远比不上当初宝和店一天三千两的利润,可蚂蚱在小也是肉。
更何况,随着京城的市场宝和,每天的利润也在下降,现在一天能有一千两的利润就不错了。
当然朱由校把玻璃批发给那些商人本来就是赚了一部分利润的,若是加上这些一年还能有几十万两的收入。
现在除了玻璃、炉子、发条风扇之外,接着这些商人都到了北京的机会。
御用监研制出来的新型四轮马车也隆重上市。
身为商人,他们自然可以一眼看出这种马车的优势所在。
不少人直接选择掏钱购买一辆,回去就可以找人仿制。
别说这年头没有什么专利法,就算是有,天高皇帝远的,还真的不好执行。
反正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