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白话文与汉字注音(2/3)
“就比如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可以表述成,有鸡和兔子在一个笼子里,鸡和兔子加在一起有35只,一共有94只脚,那么鸡有几只,兔子有几只。”
“如此一来,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听懂问题,同样把答题方法也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别人也能理解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朱由校在今天的课,快结束的时候,建议道。
“这个问题,臣倒是没有想过,一般来说研究算学之人,都是识字之人,不识字的人想学算学也不容易。不过殿下的想法,也确实很有趣。”
“前人以文言写作,是因为以前没有纸,前人用刀刻竹简,后来有了毛笔和墨便写在竹简上。直到唐朝之时,纸虽然已经发明,可价格太贵,以文言写作,能省下不少的纸张。”
“到了现在,纸的价格虽然降了下来,可是大家已经形成了习惯。”
徐光启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说道。
“其实不仅是算学,便是文章也可以这么写,还有句读的使用,也该有一套标准。同样的一句话,表示疑问,用一种符号,表示惊讶用一种符号,平铺直叙用另外一种符号。”
“还有就是字典,可以按照发声的顺序排列文字,也可以用偏旁部首排列文字。甚至可以将文字读音分成三部分,一是首音,例如你这个字,首音便是呢,次音是一,声调为上声。如此一来汉字虽多,却可以用一些读音完全概括。”
“这样如果有了我之前说的字典,再加上这种给文字注音的方式,便可以认识所有的文字。即便是见到了不认识的字,通过偏旁比划查找,也能知道这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朱由校说完了数学,便开始说起了语文。
“殿下是如何想到这种方法的?”
听了朱由校的话,徐光启瞬间激动了起来。
“我也是在自己看书的时候,有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便有了这种想法。我有各位师傅教授,常见的字基本都能认识,因此通过反切也能知道读音。”
“可若是连常用字都不认识的人,即便是有了字典也不知道该怎么读,于是我便想,若是能用一些简单一易懂的符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