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抬棺战术(4/5)
兵力精力都集中到新郑去了,我们占据的城池几为空城。”
“是吗,想不到韩王如此老奸巨滑,难怪他奉送这三城如此爽快,……是了,那尉大人想好了攻城计谋没有啊?”
“还没有,明日攻城瞧瞧再说,不过本尉还是尽力减少伤亡,以最小的代价夺下韩都新郑。”
“那好,小的受恩图报,谨听差遣就是。”“哈哈,那你就不要留恋美色了,今晚暂别找那两个小妞。”“那是当然,不过大人睡不着的话,倒也可以叫她们前来松松骨,效果真的不错。|”
“是吗?还是打完仗再说,我怕给他们一扭魂都扭走了,还想什么战略。”“哈哈,那就是大人定力也需要磨炼啦。哈哈!”“哈哈……”
第二日,兵甲整齐的十万秦军列阵于韩都郑之前,相比赵国的邯郸,不论是城墙的坚固性还是人员的对比,两城都都不在一个档次,不过有一点倒是相似的,那就是决心和意志,他们到底能挺多久不清楚,但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因此,真正发动进攻后,秦军想短短数日内打败对手的目标才知道不现实,虽然已方伤亡不算多,但这样损耗下去而取得的胜利不是尉缭的初衷,这也表明他与其他一般的武将勇夫没什么区别,他要的结果不单的胜利,还要赢得漂亮、巧妙,充满智慧。
大秦国的军师尉缭在军帐内来回地踱步,为了一个好的计谋,一个好的灵感他已用同样的方式来回走了五天。
“大人,明明我们可以全军压上,大战一场可全力拿下,为何却要如此费尽心机,左右为难?”李克邦大胆进言,其实,随军将领除了他以外别的倒谁也不敢说这样直接的话。
“打胜仗容易,打巧仗难,打经典战更难。”尉缭仰首叹了一口气,“看来先圣孙子、吴子之兵法非易编也。”一心亦为已兵法增加传世典范令尉缭绕尽脑汁。
“原来如此,我看大人是被偶像害了,中毒太深。”李克邦此时才明白原委。
“不错,打得不好,我宁愿不打。” 尉缭坚持道,“是吗?那不是比耐力耗着?”李克邦无奈一笑,眼看进言无效只好退出,不过正要走出去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自言道:“真奇怪,如此重要的战争为何这数日来城头上不见那韩昌一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