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烧锅酒坊(2/4)
哈大笑:“涛姐,咱都死一块了,还告啥别?我告诉你啊,那时候咱们要是死了,黄泉路上也是结伴,谁也跑不了。”
知颜笑着说:“看你说的,好像见过黄泉路啥样的。”
我们四人哈哈大笑,又开始天南海北唠起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出发,踏上了前往烧锅酒坊的路。
自打“闯关东”那会儿,关内的老百姓来东北讨生活,烧锅酒的传奇也就开始了。
关外苦寒之地,地广人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但是,这里土地肥沃,高粱、大豆、玉米棒子,种下去就有好收成。粮食好,再加上一口好泉眼,就能酿出好酒来。
东北人为啥爱喝烧锅酒?还是因为天冷。一年当中,有小半年的冬天,嘎嘎冷,不喝酒人顶不住。所以,越是冷的地方,烧锅酒越受欢迎,我们要去的这个烧锅酒坊,据说也有年头了,声名远扬。
四月初十中午,我们四人终于到达了县城西郊的烧锅酒坊。
附近百姓说,烧锅酒坊是三进的大院子,里面宽阔敞亮。进门的第一个院落是做生意的地方,不管是收粮食还是卖酒,都有专人负责。平日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从屏门进入第二个院落,就是做烧酒的地方。院子中间有一口水井,是酒坊的命根子,好水才能出好酒嘛。这个院子里住着烧酒工人,平日里石磨碾粮,轱辘打水,烧灶天锅,簸箕上甑……十分忙碌。
最里面的院落,是掌柜的一家人的住处,也就是内院。我们在外面打听了一下,这家掌柜的名叫胡贵,四十多岁。大儿子在县府做文书工作,二儿子还在省城读书,只有三女儿还住在后院,平日也极少出门。
我估摸着,胡掌柜的大儿子在县城当差,很可能与张参谋认识,所以郭团长才让我来这里。
不过,我们到达烧锅酒坊时,发现大门紧闭,有些大老远来买酒的人,说一大早这里就关了门,说是家中有事,歇业三天。
徐胖子见状,几步走上前去,一边拍门一边大喊:“有人没?让掌柜的出来说个话,我们不是买酒的。”
片刻之后,里面传来一声大喊:“掌柜的忙着呢,买酒都不能进,不买酒更不能进。”
这话中明显带着火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