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心神不宁的陈邦彦(2/3)
回来的时候,瞧见了一件事,想来同陈大人说一声。”
“何事?”
“今夜朱国弼做东,徐弘基、汤国祚几个都去了,眼下就在秦淮河边最好的酒楼里头摆宴呢,你猜他们宴请了谁?”
陈邦彦叹了一声,“我心里头烦得紧,高同知便不要让我猜了,我又如何能猜的出来?”
高文采嘀咕了一声无趣,却还是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循循善诱道:“这几日南京城里来了大人物,你难道不知道?”
这么一提醒,陈邦彦立即反应了过来,“卢尚书?”
高文采打了个响指,笑着道:“不过算答对了一半,他们请了卢尚书还有腾骧四卫的常延龄和邓世杰,卢尚书推说有事没去,就常延龄和邓世杰两人去了。”
“不是还有个李自成吗?”陈邦彦追着问道:“虽说此人早先是流贼,但眼下好歹也是陛下亲封的闯将,他就没有被邀?”
“这些勋贵眼高于顶的,哪里会邀一个流贼头子?再说了,李自成将张献忠的头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难不成他去赴宴,还要带着张献忠的脑袋?他这一路上啊,连睡觉都是抱着!”高文采摇了摇头道。
陈邦彦想了想那个画面,不禁打了个寒颤,虽入了秋,但南方的秋老虎却是厉害,这几日的温度堪比夏季,这脑袋...
罢了罢了,不想了,再想今晚怕是得做噩梦。
“不过高同知是如何得知的?”陈邦彦好奇问道。
“我自有我的办法,”高文采不在意得笑了一声,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常延龄和邓世杰也算是勋贵,还是世勋里头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徐弘基和朱国弼将他们请去,你猜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清田一事,”这个问题不用想也知道,“他们还是京师的勋贵,若是回京后在陛下面前提上几句南直隶的事,恐怕比谁的奏本都有用!”
“正是这个理!”高文采很是欣慰得点了点头,而后起身说道:“我就来同你说这个事,事说完了我也走了,你早些睡吧!”
看着高文采就这么离开了屋子,陈邦彦颇是有些哭笑不得,这人本就知道自己最近坐立不安的,还要来同自己说这些,明摆着就是有意的。
还让自己早些睡,这慢慢长夜,如何还能睡得着?
陈邦彦披衣走出屋子,院中秋虫不知躲在那儿叫了几声,月朗星稀,西边传来了笑闹声,留在宅中的几个锦衣卫不知在说什么趣事。
好似苦恼的,只有他自己罢了!
......
暮色初垂,秦淮河上浮着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