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华阳老家(3/3)
今文家有两百亩的祭田,除开供给族学开支,祭田的收入也有一部分会用于接济生活困难的文氏族人。
自从有了自己的族学,文家子弟进学都是免费的,村里其它姓氏的孩子也可以超低束脩入学。
文松大哥的孙子,算一算,就是文祈年的侄子文海,后来考了几回一直没考上举人,便回族学当了教书先生。在族人里很受人敬重。
文江在族学的先生就是文海。私下里,文江还得管大了他三十余岁的文海一声堂哥。
文江在京城的时候,家里也正在商议他进学的事情,本打算等他六岁就给他请个先生回来。谁料,没等给他请先生,他就跟着父母和祖母回了老家。
进了族学,他一开始还放不开,从小到大他就没见过这么多跟他同龄的孩子。
等慢慢和大家熟识之后,他就跟出笼的鸟儿似的,撒了欢的跟人疯玩。早把京城的小妹妹给抛到了脑后。
所以,除了李氏,文江算是最快适应老家生活的。
文瑞回来后,看了看祭田的管理情况,见大伯家管得挺好,账目清楚,便没多管。只将心思用在了自家的田产上。
这么多年来,文祈年在四处任职,文家也在各地都置办了田产农庄。老家自然也不例外。
文瑞回来后就四处跑,查看田地耕种情况。
前些日子文琼参加县市,文瑞这才放下巡视的事务,跟着文琼去了县里。
吴氏虽然出身不算高,可到底是在州府城里长大的,还真没在乡下生活过,回来后,轻易也不出门,一直窝在老宅里操持一家大小的生活,虽然辛苦,但也忙碌而充实。
李氏虽然是被罚回来看守祠堂自省的,可文家的祠堂有专人负责打扫,李氏根本就排不上用场,也就每天早上去给老祖宗们上炷香。
剩下的时间,李氏便将屋后的菜园子翻了翻,准备趁着春耕,也种上些青菜萝卜豆角之类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