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选拔人才(1/3)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关东诸侯讨董之时,张致抄他们的后路,结果莫名和董卓成了联盟。
董卓执掌天下权柄,对张致大肆嘉奖,封为青州牧。
青州早就在张致的控制之下,董卓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但这个合法的名分很重要。
张致这个反贼一下子成了朝廷任命的青州牧,让周围的刘岱、陶谦等没有了攻打张致的理由。
当然,马上是乱世,诸侯征战,不需要理由,但是没有了讨贼这个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名义,士气会受一些影响。
另外也让一些看好张致的寒门士子有了理由。
以前张致的贼,他们不愿意从贼,虽然本质上张致还是那个张致,但披了一层官皮,他们就可以说服自己了。
大批青州及泰山郡的寒门士子来投,但现在机会显然少了很多,只能去做基层小吏。
张致从泰山起家,现在掌控青州及泰山济北二郡,八十多个县,郡吏县官基本上都是从最初的黄天营,以及臧霸孙观等人手下挑选的。
这些人士族从小培养的读书人,能力确实差了一些,这个其实是能补救的。
从占据赢县开始,张致便让第一批担任胥吏的文士总结经验,慢慢的形成了一套操作流程,基层小吏只需按照流程来操作,无需多强的能力,也不会出太多差错。
更重要的一点是不断学习。
县吏萧何为何能够帮助刘邦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不是他一开始有多强,而是打进咸阳之后,他第一时间封府库,把大秦的图书律令全弄了来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大汉的国策。
道院不是白设的,张致这个圣师也不是白叫的,各地官员都要定期集中学习,集中处理各种疑难杂症。
不是张致多聪明,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他有办法。
办法就是把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好几十个人总能有人想出好办法,那些讨论时表现优异的,下一次升官的时候,自然也会优先考虑。
一个空头的青州牧就给张致打上了董卓党的名头,哪有这好事?
张致当即上表,表示自己正在重建稷下学宫,听闻洛阳藏书无数,希望借阅一二。
要说兵、粮、美女、金银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