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金如墨79(1/2)
今天金如墨继续读孙权的故事。
孙权困住了张辽在合肥,他将合肥城紧紧地包围住。
但是发生了一个意外情况,军中爆发了瘟疫。
于是孙权就下令全军撤退。
张辽在城上就远远望见孙权的大营在整理队伍,收拾东西,陆陆续续往南走,张辽就知道孙权的队伍要撤。
作为一个将领,张辽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利用对手撤退的混乱,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这绝对是难得的战斗机会。
于是,张辽整顿曹魏部队,倾巢出动,给孙权部队来了一个大追击。
张辽可以调动的大概是六七千人,还剩了一千人守城。
而孙权这边,各个作战单位都已经走了,他身边只剩下了四员大将,也就是蒋钦、吕蒙、甘宁、凌统,身边的警卫部队只有一千多人。
这时候,在局部战场上,张辽形成了绝对的数量优势。
看见张辽来打他们了,孙权就有点着急,他赶紧派人去追之前撤退的部队,让他们支援自己。
但是江东的部队很神奇,进攻的速度不快,撤退的速度特别快。
部队已经撤退得很远,没法回来支援,而这边曹魏的部队已经杀到了。
这时,孙权身边的将士都已经惊慌失措,击鼓手都忘了击鼓。
这时,大将甘宁挺身而出。
他横刀在手,问击鼓手为什么不击鼓。再不击鼓,他就要斩了击鼓手。
这时候,凌统带领三百子弟兵,对着曹魏的大军就扑过去了。
在凌统身后,是吕蒙和蒋钦,带领仅有的部队,也冲上去了。
靠着三位大将的保护,这边甘宁带着孙权赶紧往后撤。
幸好孙权的马够快,一下子就撤到了逍遥津的桥边,只要过了这个桥,就安全了。
但是到了桥边这么一瞧,孙权就傻眼了,因为逍遥津的这个桥已经被曹军破坏了,这个桥的两边还有桥板,但是中间已经没有桥板了。
有一丈多宽的缝隙,下面是滔滔江水。
关键时刻,一个侍卫官叫做谷利起到了作用。
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让孙权抓紧马鞍,然后后退,退到一定的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