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金如墨65(1/2)
夷陵之战有几个亮点,第一个是甘宁的胆识。
第二个是吕蒙的谋略,当时甘宁被困的消息就传到了孙权那里。
这时候要不要救甘宁就成了诸将争论的焦点,大多数将领就认为,我们的兵力有限,根本不能分兵去救夷陵。
因为我们对面的曹仁太强大了。我们一旦分兵了,曹仁来打我们的大营,就被端了老巢了。
这个时候,吕蒙就站出来说,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发兵去救夷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曹军想不到我们要来,我们就一定要来。
而且夷陵我们可以里应外合,大营这边怎么办呢?
让凌统来镇守我们的大营。
我相信,凌统一定能守住十天,十天之内我们就能把夷陵拿下来。
周瑜反复斟酌之后,就留下了凌统,带兵去了夷陵。
在途中,鲁肃又提了第二个建议,这个建议还挺有小心机的。
他建议周瑜组织士兵在山上砍柴,然后把那些木材都堆到山路之上。
很多将领很纳闷,咱们急着去救夷陵,你砍柴干啥勒。
吕蒙的思路是这样的,到时候我们把敌军打败了,他们一定会从山路撤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宝贵的战马。
大军到达夷陵城外,里边是甘宁,外边是周瑜对曹军内外夹击,曹军全面崩溃,然后就撤退。
从山路撤退发现地上全是木柴,没有办法只好弃马而行,周瑜部队得到三百多匹战马。
周瑜和吕蒙带走了主力部队,但凌统假装自己的主力部队镇守东吴的大营。
对面的徐晃不知虚实,也不敢全力进攻。所以凌统真的守住了大营10天。
在数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面对这么多的敌人,周瑜能最终取得战斗的胜利,这也是很让人佩服的。
占领夷陵之后,周瑜组织部队乘胜追击,进军江陵。曹仁和周瑜僵持了一年的时间,由于损失实在太大,曹仁就撤退了。
周瑜就顺利地占领了江陵。
周瑜确实是一个有勇有谋,善于指挥的专家。
决定战役胜利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个是方向,一个是主动权,还有一个是选人用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