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问责(1/3)
深夜里回到大使馆的左卿并没有睡觉,他在不断思考着今天白天与那名丞相府二公子的对话。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何大宋帝国只送来了一些粮草作为援助,他原本以为是昏庸无能的大宋皇帝不给原来问题出在这里,是手下的人办事不力,贪污受贿,将原本援助别国的物资,剥削的所剩无几。
左卿深深的为大宋帝国感到悲痛,他不知道拥有这样臣子的国家还能撑到什么时候,但他知道这个时间一定不长了,或许就在明天,又或许就在明年,虽说具体时间左卿无法预料,但是左卿敢断言,三十年内大宋帝国如果不加以改变一定会灭亡。
左卿叹了一口气,大汉帝国又何尝不是如此,若非这一次有孙黎出手相助,可能大汉帝国已经被大唐帝国的军队冲垮,而自己也已经成为了亡国之奴。
自己的骨气不允许自己投降,所以自己一定会倒在血泊中,在这里左倾对孙黎产生了无尽的感激,没有孙黎大汉帝国就赢不了这次的泰安之战,没有孙黎大汉帝国就可能沦为了大唐帝国的乐园,没有孙黎自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奴。
左卿一边感慨于大汉帝国胜利的来之不易,一边感谢孙黎在危难时的相助,这样的思想也深藏在每一个大汉帝国子民心中,假以时日,孙黎在大汉帝国的威望一定会到达最顶峰到那时大汉帝国就好拿下了。
这也是孙黎为何会出手援助大汉一国的原因“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孙黎作为一个熟读孙子兵法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呢?他就是想要从内心中瓦解大汉子民、官员的防线。
武力征服是需要时间去抹平的,但是从心底里征服却是不需要的,民心所向,大事可成,只有人民支持,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孙黎作为经受过蓝天红旗教育的新时代青年,自然不会忘记人民力量的重要。
这便是孙黎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这也是本质上的区别,为孙黎能够胜利奠定了最为重要的基础。
孙黎并不是这里的原住民,所以并没有原住民天生带有的局限性,更方便于孙黎以上帝的视角来观看事物的本质,所以孙黎能够将一件事做得更好。
孙黎这次能够战胜端木泽,并不是因为孙黎本身比端木泽强,而是因为孙黎的见识与远见远远的超过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