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大汉回应(1/3)
龙以上的大汉帝君看着台下这些忠心满满的臣子,心中原本早已熄灭的豪情壮志又涌上心头,谁曾经不是一个热血少年,谁曾经心中没有梦想。
就像他当初也是一个想做千古一帝的君王,可惜被现实一步步磨平了棱角,最后沦落为一代昏君,这一次他不想再错下去了,他要借着大唐帝国的入侵一扫乘客,让大汉帝国重新威震天下,这样他的子孙后代在评价他的时候,自然会有所改变。
孙黎看着眼前大汉朝堂上一片祥和,斗志昂扬的情况,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最害怕的现象,便是大汉帝国无战而降,最害怕的事情便是这些朝臣帝王失去了心智。
人无志气不行,失去了志气的人就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向上的动力,自然也就没有抵抗的心思,也就不会给大唐帝国造成损失,说句实话,孙黎并不在乎大汉帝国能否存在,他只是想为大汉帝国的平民百姓争得一线生机,所以才会出现在这里。
孙黎知道他若是不来,恐怕大汉帝国抵挡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历史中的一片尘埃了,再也不会有那威震四方的大汉铁骑,再也不会有那宁死不屈的大汉风骨了。
半炷香后谈一下激情,四射的朝臣们终于安静了下来,开始有条不紊的向皇帝汇报对策,兵马,调度粮草情况等各种国家大事。
原本面对这些事情极不耐烦的大汉帝君今天也是出乎意料的沉稳,不仅认真倾听所有朝臣的计策,还时不时的给出两句反驳意见,慢慢的一个即趋近于完美的计划,在这些人你一言我一嘴的讨论中产生了。
这一步计划包括了两个方面安内和挡外,安内很是简单,天灾虽然不断,但是大汉帝国的积蓄还是有一些的,只需要派一些精明能干的官员,前往开仓放粮即可。
攘外则是重中之重,大汉帝君仙齿下令将全国所有还有友谊战之力的兵马全都调到了大汉与大唐帝国接壤的军中重镇泰安城。并且派遣了一众能征善战的将领前往指挥作战不求退敌,只求能够据城而守,不让唐军攻破泰安。
孙黎听到这两条计策后,缓缓的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他对大汉帝君开口说道:“,这条计策已经趋于完美,但还有一丝漏洞,没有补全,今日我便为陛下补全漏洞。
此话一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