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订婚宴变成修罗场(1/3)
第一次尝试教书的时候,她居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这令她仿佛拨开了自己人生前方的迷雾,获得了真正想要的目标。宴黛和沈韵都为她开心,为此,宴黛特意从超市里拿出了一只鸡,三个人在厨房里捣鼓了一通,做了一盘子烧鸡,大快朵颐起来。两人还有些迟疑,这年头,把一只鸡拿出来做零嘴,简直就是暴敛天物。她们本来不敢下手,但宴黛说家里不止一只鸡,还有很多。奶奶和哥哥,回来后可以重新做。她们也就不再推辞了。不禁感慨冤家的底蕴就是丰厚。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她们三人最后一次如此心无旁骛的小聚。四月份的时候,燕冬儿和对象订婚了。订婚前,燕冬儿的父母从县城里赶过来。她的那个对象对她非常满意,全家人上阵,带来了不少订婚礼。燕冬儿父母和宴黛记忆中的差不多,对于这个女儿,他们没有多少关心,只是看着这些订婚礼,两眼冒光盘算着,可以给儿子娶个媳妇了。订婚这天,知青点里热热闹闹的。村长和村支书,这些村干部们亲自过来给燕冬儿撑门面。他们都说既然来到村子里做知青,那就是村里人,总不能让燕冬儿孤零零的嫁出去。全程,燕冬儿和她的未婚夫基本没说上话,而是被母亲拉着坐在一边,尴尬看着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燕母拉着燕冬儿的手哭着。“我儿在这里辛苦了这么多年,也没来看你一次,实在是家里过的困难啊,买车票的钱都是我这乖女婿掏的,这次可算能过来看看,我家女儿了,你瘦了也变黑了,这几年吃了不少苦吧,唉,你弟弟在家里过的也不咋好,虽然进厂里做工人了,但也很辛苦,大年三十的连个假都不放,一天在厂里从早干到晚,冬天冻的不行,连家都不能回,手上全都是冻疮啊。”
燕冬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苦?谁不苦?当年她年纪到了,面临着下乡和在当地找工作两个选择。明明她当年就有这个进厂的名额,可非不给她,而是把名额给小她两岁的弟弟留着。为了能把弟弟留在身边,父亲明明已经年老力衰老,寒腿每年都痛不欲生,却生生的硬撑着工作了两年。这不,去年,父亲实在撑不住了,提前一年退休,然后把名额让给了弟弟,弟弟才刚刚成年,连书都没有读完,直接进厂工作,这在六十年代已经很幸运了。母亲居然在下乡的他面前来诉苦,说弟弟过的有多惨。那她呢?她一直在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