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小冤家(1/3)
宋辞岩寄过去一麻袋,结果收到了两麻袋。
一麻袋是他要的他们那边的报纸,一麻袋是各种海货。
宋辞岩整理报纸,唐诗语就翻海货,越翻越感动:“都是好东西啊。”
虾皮虾仁干贝海虹海带裙带菜紫菜螺肉干银鱼干墨鱼干鱿鱼干这些普通海货就不说了,海参干鲍鱼干晒干的个头都赶得上赶海视频中那些在海滩上现捡的新鲜货了。
以唐诗语的眼光来看,跟她妈几百上千块钱买的优质野生产品都不相上下了。
干货都占地方,对方可能也是怕占地方,墨鱼干鱿鱼干这些东西还专门切成了小块。
这一大麻袋东西得有百十来斤。
唐诗语看的双眼放光:“你这战友可太实诚了。”
“他不是说他媳妇儿怀孕了,说你寄的小米很及时吗,等回头咱再弄点小米红枣和山货给人家寄过去。”
她看着这一堆东西:“不然就这么收下人家这么一大堆东西,我,我心虚啊。”
这一麻袋的东西,放在她那个年代,买的话怕不是得花上六位数。
宋辞岩也觉得战友送的东西有点太过贵重,虽然对方在信里一直说不值一提。
两口子商量了一下,请范慧慧回老家了一趟,用瑕疵布料帮忙换了十来斤小米和两三斤松子和五六斤红枣,又搭配了些干梨片干苹果片干山楂片板栗之类的又给寄了过去。
然后对方又回寄了不少好东西。
虽然这个时间略长,一年也就寄上那么两三次东西,可彼此的来往和友谊却一直没有中断,一直保持到了几十年后。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短暂的开心之后,就是忙碌的工作。
唐诗语本来不觉得养猪有多难的。
她家养了十万头猪,她小时候也帮爹妈养过猪,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她忽视了一些问题。
她家开始养猪的时候,国内的各种物产已经很丰富了。
其他不说,单说养猪需求量最大的玉米。
养猪人只要开着三轮车去村里转上一圈,半天工夫就能收回来满满一三轮车的玉米。
这些玉米还都是干透了的好玉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