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对安王的调查结果(3/4)
不可终日,如今能安顿下来吃上饭,别说只是去参军去做工,为了活下来就是卖身为奴他们也甘愿啊。
所以基本上能参军的都去参军了,参军虽然危险,但也有可能得一个好前程。灾情发生后他们经历了不可想像的磨难,再也没什么可怕的了,只盼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不再任人摆布。
不能参军的都在做工,修城墙,修房屋,开荒地,有了饭吃、有了活干,灾民们也没心思闹事了,其实老百姓最好安抚,只要能吃饱穿暖,谁会冒着生命危险去闹事?
北地那边环境较差,地广人稀,半年的时间这些灾民就开垦出了大量的土地。
第二年开春,安王命当地地方官将这些灾民登记造册,从他们被驱逐出家乡时,他们的户籍就被人为毁去了。
登记造册完成后,就把开垦出来的荒地按人头分了下去,虽然北地寒冷,作物生长较慢,但胜在土地肥沃,数量又多,熬到一季作物成熟后,那些灾民基本就能自给自足了。
因为他们的地都是开垦的没人要的荒地,又有安王的镇北军在,当地的原住民也不敢排外欺负他们,没必要啊,这些灾民又没侵占他们的利益。如今这些灾民已正式在当地安家落户了。
安王安置这些灾民的方法与宣平给太子出的方案相似,都是先以工代赈安抚下灾民,然后再为他们寻找出路。
宣平不知道这办法是安王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身边人出的主意,但至少如今跟在他身边的几个副将没这个本事。
无论如何,安王在对灾民的处置上胜过太子百倍。太子呢,有人给他列出了详细的条款,他只要照作就行;又有朝廷作后盾拨款赈灾,太子却没想着怎么妥善安置灾民,只想着捞银子捞功劳,以至于最后激起民变。
而安王呢,说起来灾民的安置并不是他的责任,他是个武将,他自己的镇北军有时还吃不饱呢,可他义无反顾地接下了这个责任,在北方寒冷之地将这些灾民安置了下来。
而安王的安排少不了当地地方官的配合,至于他是怎么让这些地方官老老实实地配合,就不得不说另一件事了,也是让安王饱受垢病、朝廷文官们对他深恶痛绝的原因之一:私刑官员。
宣平的人查到,私刑官员确有其事,事情发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